本地搜索
站内搜索
教师诚信教育大会
来源:
发布日期:2021-11-23 11:00:00
专栏:诚信宣传活动

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有什么样的荣辱观,事关祖国的前途命运。学校要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前列。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地位特殊,作用重大。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不仅应该是学业成绩优异,同时还包括健康的心理、高尚的情操。

教师,作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更应具有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方法教育学生。祝校长从何为诚信、诚信格言、诚信故事、弘扬诚信四个方面,给老师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QQ截图20211123110355.png

QQ截图20211123110411.png

诚信待人: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诚信是人的修身之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云:“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弄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说明“诚”对于“做人”、“做事”是何等的重要!

言行一致:中国古代哲人要求言行一致,《礼记·中庸》曰:“言顾行,行顾言。”切不可“自食其言”、“面诺背违”、“阳是阴非”,所以朱熹认为“信是言行相顾之谓”,要求“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这才是“国宝”;如果“口言美,身行恶”,那是“国妖”,是君子所不取的。孔子说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说,从前孔子对于人,只要听了他讲的话,就会相信他的行为;孔子对于人,当听了他讲的话后,还要观察他的实际行为。在这里,孔子肯定道德实践是评价诚信品格的标准。

诚信”是一种品质,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执教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一名教师的诚信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诚信观念和行为。所以,当一名教师就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实际行动践行“言必信,行必果给学生做榜样,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例子。同时,在社会上也应当以身作则,自觉建立并维护维护教师队伍形象,用实际行动抵制诚信危机。教师要弘扬诚信美德,倡导诚信之风,矫正失信行为,争做诚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