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90后女孩,也是“花房姑娘”;她,是“新农人”,也是“新老边人”。初夏时节,走进柳树镇东岗子村非洲菊花卉基地,棚内,浓郁艳丽的非洲菊缤纷如锦,望不到边的花枝上,一朵朵“小太阳”散发着热烈的气息。棚外,工人正忙着把剪切下的非洲菊按颜色分类、以20支为一束,捆扎、装车发往周边。非洲菊花卉基地共有10栋大棚,占地23亩,在这里打理日常事务、将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的,是一个90后女孩,名叫张野。2018年从吉林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后,张野一直在长春从事教育培训工作。2021年6月,父母从吉林梅河口来到老边区创建这个花卉基地。每天看到没有多少网络知识的父母,一边忙着在网上寻求花卉种植经验及管理方法,一边在棚室里劳作,孝顺的她心疼父母的辛苦,也跃跃欲试的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父母经营好基地。当年10月,辞掉工作的张野回到父母身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非洲菊的种植和销售中。
一双沾满泥土的运动鞋、一身运动衣,是张野的日常。“一周7天、1天24小时,不是在花棚里就是在去花棚的路上,不是在电话网络中学习各种养花知识、联系销售,就是控制棚温、管理花苗。”张野边说边麻利地整理花苗、修剪花枝。张野话不多,但只要一聊起棚里的鲜花,便眼里闪烁着光,脸上洋溢着笑,嘴上滔滔不绝起来,从整地、种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摘、包装、运输……每个环节都如数家珍。
“我们做花卉的网络销售,快递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老边网红小镇里的发货和包装成本优势明显,这也是当初选择在这里建花卉基地的原因之一。花卉运输中一些供应链必须是冷链,因为疫情原因,快递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我目前主要走近产近销的路子,跟一些花卉批发商去联系,订单基本上都在本地消化了。”
问及疫情期间,有没有遇到花卉滞销问题时,张野满脸感激地说:“特别感谢镇里和村里对基地的扶持和关心,疫情期间花的需求不是问题,从花棚到用户的路径如何打通,当时真是特别担心。但镇村领导主动联系我们,给我们吃“定心丸”,不仅帮助开辟了绿色通道,还告诉我如果花卉滞销,政府可以帮助组织认购。特别感动,也觉得在这里发展特别安心。”目前,张野的花棚里种植的非洲菊共有12个花色, 每个月可以采摘鲜花15次,一次采摘约3万支,月销售额在18万元左右。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张野还吸收了村内部分村民入园务工,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也希望更多的村民加入到非洲菊种植的行业中来,共同致富。“只要想学习,我都会无偿的把种植经验和购销渠道跟大家分享,扩大规模,形成集聚,会更利于产业发展”。
“下一步,我想逐步扩大花卉种植品种,拓展一些花艺研学、亲子活动的项目,和村里的花海经济、葵花民宿联动发展,形成一个产业链。”依托东岗子村全国美丽休闲乡村的响亮名片,借助老边网红小镇的直播销售渠道,亲身感受着“来之便是家”的营商环境,张野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乡亦故乡。“融入这里,发展这里,守护这里,和这里一起变得更好。”张野明白,乡村承载着人们的乡土情结,田园牧歌般的乡村生活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想象,在乡村做产业,就要守护住这份情怀。如今,张野已经成为柳树镇新农人直播联盟中的一员,与镇里一批同样爱农业、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人们一起,加入到公益助农、振兴乡村的行列。左岸,金灿灿的油菜花正在迎风摇曳。右岸,一个个花棚整齐地排列在田间。一个心中装满希望的女孩,正在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梦想,向着欣欣向荣的生活,奔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