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0日上午,笔者在河北省邢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看到,执行干警正在全神贯注地在电脑上的一款“天眼”软件上,寻觅着一个个“老赖”的行踪线索,观察着他们的出入居住规律,从而为适时准确地对他们实施控制做好充分准备。
欠款躲藏
经开区法院执行局局长程德志介绍了这样一个案例:案件始于2015年,包工头曹某雇佣杨某、赵某、吴某从事装修工作,完工后曹某支付了部分劳务费后,剩余的2万多元写下欠条就再无下文了。
杨某等3人多次催要,曹某以各种理由拒付,后来曹某玩起了“躲猫猫”。无奈杨某等3人将曹某诉至法院。被告经公告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经开区法院认为,这3起案件中原告曾为被告从事劳务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对曹某拖欠吴某、杨某、赵某等3人劳动报酬纠纷系列案件作出民事判决书,要求曹某十日内给付相关欠款和利息共3.4万多元。期限届满,曹某未能兑现判决书确定的义务。
2018年3月,杨某等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案件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多次前往曹某户籍所在地进行查找,但未能发现曹某,给曹某打电话,其先是声称在外地打工,之后拒不接听法院电话。执行干警对曹某财产进行了网络查控,也未查询到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
“天眼”显威
正值此期间,经开区法院与一家网络公司联合研制开发的“天眼”系统上线。为尽早让农民工兄弟拿到辛苦钱,执行法官利用“天眼”技术,连续多天对曹某的活动轨迹进行大数据运算分析。经过大量数据综合判断发现,曹某虽然白天行踪不定,但近期夜间一直都在邢台某地方固定居住,曹某在邢台市的新住址很快被锁定。
周日清晨一大早,执行法官吕新家、刘志宏依照“天眼”提供的坐标图,来到邢台火车站附近棚户区内,在蹲守了一个多小时后,发现了被执行人曹某,被执行干警成功控制,并将其传唤至法院。经过耐心的释法明理,案件顺利执结。
据了解,2018年7月19日,经开区法院 “执行天眼”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出被执行人的最新位置和近日活动轨迹等信息,帮助法院定位和查找被执行人。该系统的启用,不仅助力人民法院解决了找人难问题,还节约了大量执行人力财力成本,为“基本解决执行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该院 “执行天眼”系统上线半年多来,共定位到失信被执行人46人,助力执结案件28件,执行到位金额40余万元。
邢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院长杜运来不无感慨地说:“执行两大难是找人找物,有了这款‘天眼’系统,我们在找人上又有了新的锐器,缓解了找人难,大大节省了执行找人中所花费的警力,再加上智慧系统的有效助力,从而使执行工作步入了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