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多样、经济实惠、方便支付……团购作为一种促销手段,被商家广泛应用。然而,一些商家通过这种经营方式聚拢人气的同时,也设置了一些消费“门槛”,让市民感觉“套路”有点儿多。
特殊日期不可使用
8月7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市民蔡女士打算和男友前往金牛山大街上一家饭店就餐——她看到这家饭店在某团购网站上推出双人套餐,于是,花费128元订购了这个套餐。到店后,蔡女士向工作人员出示团购代码,对方表示,当日店内无法使用团购套餐。
蔡女士不禁产生疑惑:“团购网站上明明标注‘周一至周日可用’,那就是没有时间限制,为什么到店之后又说七夕节当天不可用?”工作人员表示,该店在团购网站上标注“周一到周日可用”,同时在使用规则中标注“8月7日不可使用”,是蔡女士在下单之前没有仔细查看使用规则。这让蔡女士觉得很扫兴,“过节特地来这家店吃饭,没想到吃了闭门羹。”
为什么七夕节当日不接受团购下单?工作人员表示,特殊日期店内顾客较多,接待团购顾客会影响服务质量,因此不予接待。
记者查询美团网、糯米网、大众点评等团购网站,发现大部分商家提供的团购套餐都标注“周末、法定节假日通用”。个别商家限制使用日期,不同商家设定的时间“门槛”略有不同,有的是周末两天,有的是具体节日。面对商家如此做法,有顾客表示难以理解,既然设定团购套餐,就该一视同仁,不该有所区分;有的顾客认为可以接受,毕竟团购消费不及正价消费,饭店考虑营业额也是无可厚非。
团购套餐菜品缩水
“团购套餐明显比正价消费的菜量少。”市民罗先生告诉记者,他打算请几个朋友前往中心街上一家烤肉店就餐,一个朋友提醒他,可以在某团购网站订购套餐,这样相对划算一些。
酒过三巡,罗先生发现菜品有些不足,于是,决定再添几道菜,其中一道是团购套餐中的“手切鲜牛肉”。几盘正价菜品端上桌后,罗先生和朋友发现,“正价版”手切鲜牛肉的菜量明显比“团购版”的多,“按理说,团购套餐应该和正价消费的鲜牛肉数量相同,可是这两份的数量明显不一样,商家对团购套餐和正价消费区别对待。”
为此,罗先生向商家了解情况,对方回应,团购菜品缩水称得上是行业“潜规则”。团购是商家借助低价招揽人气,因此,菜品数量相对有限,不会像正价消费那样分量十足。罗先生对这种说法不认可,“团购价格虽然低廉,但菜量不应该缩水。商家既然设定团购套餐,就该认可这种促销方式,不应该在菜品上做文章。”
仅限堂食打包收费
团购一份套餐,菜品没有吃完,想带走需额外支付打包费。是付费打包还是径直离开?市民张女士有些纠结。
张女士告诉记者,近日,她在团购网站上订购了一份单人餐,由于没有吃完,决定打包带走。让她郁闷的是,团购花费22元,打包还要额外花费1元,这让她难以接受,“我已经花钱购买了这份单人餐,吃不完为什么不能免费带走?”商家表示,打包收费是店内规定,而且,团购网站上赫然标注“仅限堂食”。张女士团购套餐,就应该接受这项使用规则。一番纠结后,张女士选择付费打包。
记者查询几家团购网站发现,大部分商家都提供免费打包服务,少数商家在网站上标注“仅限堂食,提供餐前外带,用餐完毕可打包,打包费详情咨询商家”。一些市民认为,提供免费打包服务,是餐饮商家应尽的义务之一,这项费用不应该加注在市民身上。对此,有商家认为,团购套餐属于薄利甚至亏本经营,打包用品也需要成本,商家不该为打包费用买单。
打包额外支付费用,你是否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