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搜索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快递上写这4个字 千万别收!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9-09 14:47:18
专栏:风险提示

谁会想到,快递也会暗藏骗局。

谁又能想到,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快递也会暗藏骗局。

事件一:深圳的田先生接到快递员电话,说他有一个“货到付款”的快递到了,而且标注着“重要文件”,他回想起最近确实有一个对接的公司要将文件快递给自己,就让公司前台先行垫付了39元。可当他取到快递拆开,却完全傻了眼,里面竟然是几张废纸,于是田先生赶紧拨打电话给快递单上写着的寄送方——北京朝阳的“陈先生”,然而根本联系不到。他又对快递单号进行了查询,才发现快递原来是从湖南岳麓发出的。

田先生报警,他怀疑这个寄给他的快递可能就是为了骗取“到付费用”。

这种新型快递骗局,成本仅仅几块钱,却要受害者支付几十元的到付费。你可能觉得39元只是小数目,但是这背后的诈骗团伙可能已经骗了成千上百个39元。

而且,这种事情竟然不是个例了,已经有很多人都中过招。

事件二:江苏南京的刘女士也遭遇了类似的骗局,但是敏感的刘女士选择了立马报警。

南京警方此前已接到不少类似的报警,便察觉到这是起“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的大型诈骗。

最后竟然发现,是快递员利用职务之便,窃取所供职快递公司的全国用户数据并提供给电商老板,电商老板负责发货诈骗。

为提高精准诈骗成功率,电商老板会对用户信息进行筛选,选择平时网购量大、喜欢"货到付款"的用户。

所以大家以后再签收快递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一个心眼。


“货到付款”骗局


收集消费者快递地址。在和消费者无任何接触的情况下送货上门,例如直接电话通知你有快递,放在快递站,然后索取快递费。

得逞原因:消费者不验货,直接签收,亲戚、朋友不知情,付款代收。

骗子窃取消费者信息。冒用商家名义,以礼品回馈方式送货上门,称到付款为运费。

得逞原因:利用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不验货就付款或亲属代收。

谎称免费领取试用。通过微信等发布免费领取试用品信息,称到付款为运费,或者打着免费商品的旗号用劣质低价商品骗取高额快递费。

得逞原因:消费者主动申领,诈骗者不明示费用,消费者收到误以为是运费。


到付包裹接收要谨慎


若“到付件”不是自己网上购买的物品,尤其是那些完全陌生的包裹,要注意查看包裹上的寄件地址,并当着快递员的面开包裹检验,或者直接打寄件人电话,有疑惑要果断拒收。

对已上当受骗的应及时报警。如果受骗数额较大,收件人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快递公司,与发货网点取得联系,截留委托发货公司的相应钱款。

本来收快递是一件高高兴兴的事情,一旦被不法分子盯上就糟糕了,所以收取快递千万要多长点心眼。


收取快递安全须知


收货地址别留太细。写收货地址时,不要把自己的详细住址写在上面,可选择留下楼栋号或者附近显眼标志物。也可将寄件地址写为单位地址,避免个人居住信息的泄露。

注意收货场合。独居的老人、女士等,在接收快递时可以在楼下人多的地方接收,防止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

收快递后应当场验货。接收快件时最好当场验货,建议贵重商品要当场开箱验货,尤其是“货到付款“的买家,要小心假快递员送包裹或送假货。接收快递时也要注意观察货物是否有异味、有异常。

防范假冒快递员。很多快递在同一片区一般都会固定几个快递员送货,绝大多数冒牌快递员都是直接敲门,当你发现不熟悉的面孔并且要求你支付到付快递费时,就要多留心,确认是否为自己所购买的商品。五、清除包裹上个人信息

在丢弃包裹前,要对包裹上的快递单进行处理:一是在快递单上喷花露水;二是将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单撕掉;三是用黑笔涂抹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