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搜索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
成为失信被执行人的代价,就是寸步难行!
来源:
发布日期:2019-10-11 10:15:10
专栏:风险提示

国庆长假刚过

相信很多朋友还在“回味”假期的日子

你是去看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还是去体验了异国风情?

但小编相信有些人寸步难行

他们就是

失信被执行人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盘点下

成为失信被执行人的代价!

唯一住房法院可拍卖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5月5日正式发布《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规定,被执行人的唯一一套住房,只需满足以下3个条件,一样可以被执行。

1、对被执行人有扶养义务的人名下有其他能够维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的;

2、执行依据生效后,被执行人为逃避债务转让其名下其他房屋的;

3、申请执行人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为被执行人及所扶养家属提供居住房屋,或者同意参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租金标准从该房屋的变价款中扣除五至八年租金的。

“水陆空”限制出行

不能买飞机票; 不能买列车软卧和轮船二等以上的舱位; 坐不了高铁和动车一等座; 买不了代步私家车,失信被执行人的水陆空出行都将受阻!

子女不能上高收费私立学校

一人成失信被执行人,家人也要受牵连! 尤其是子女,将无法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限制 各种高消费

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之后,各种高消费将被限制。 假期想出游度假? 想住星级以上的宾馆、酒店? 想给自己投高额保险购买理财产品? 这些东西,想都别想!想向银行申请信用卡和贷款,更是难上加难!

禁止炒股、买房、出境

2017年1月21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牵头,人民银行、中央组织部等44家单位联合签署的《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对外发布,限制老赖炒股、出境及购买不动产等。

网络查控,无所遁形

很多狡猾的失信被执行人将资金转入支付宝等网络账户,然后以银行卡没钱来“忽悠”法院。

然而现在的网络执行查控系统,会在线监控被执行人的微信账号、支付宝账户、京东金融账户等,这些网络虚拟交易账户中的资金也属于法院可执行的被执行人财产范围,一旦成为失信被执行人,这些都是可执行的范畴。

网上冻结、划扣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了《人民法院、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络执行查控工作规范》,自2016年2月起,人民法院和金融机构通过网络方式发送电子法律文书,接收金融机构查询、冻结、扣划、处置等的结果数据和电子回执。

现在,执行法官鼠标一点就能对失信被执行人在全国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财产查得到、冻得住、扣得了。

最高将被判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