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涉嫌某刑事案件,现已立案侦查”;
“您涉嫌洗黑钱,将冻结您的银行账户”
这是“冒充公检法”诈骗典型的来电开场白
但是依旧有人上当。
真实案例一
11月9日,市民刘女士在家接到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民警打来的电话,称其涉嫌洗钱,将自己的银行卡卖给洗钱集团,洗钱资金达132万,获利36万元。骗子告她若要洗清嫌疑,让她通过手机银行往自己的农业银行卡内转帐2万元,还不让告诉任何人。由于对方对自己的情况掌握得非常准确,她按对方的提示操作,加了骗子的QQ,并开启了分享屏幕。
但此时刘女士想到最近我市公安民警曾多次上门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自己不敢确定此消息是否真实,便立即赶往辖区派出所向民警求助。经民警调查确定,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案。随后,民警认真总结了嫌疑人的作案手法、案件特征等,以案说法再次向刘女士开展了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成功挽损5万余元。
真实案例 二
“王女士,您涉嫌诈骗,现在我们要逮捕您……”电话里,王女士被吓得不轻,在“警官”的指导下,她差点被坑。太原市反诈中心快速反应,成功劝阻一起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
王女士是一名教师,近期在休产假,所以没有接受过多的反诈骗宣传,提防心理较差。10月4日,王女士接到一通声称自己是社保中心后又被转接到假冒公安局的电话,当时王女士的手机已经被设置呼叫转移,警方还是通过微信不停添加好友才最终将其劝阻。成功挽损3万余元。
真实案例 三
11月4日,市民曾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男子来电,对方自称是太原市医保局工作人员,并指出曾女士的医保卡涉嫌骗取医保金。
电话里的陌生人报出了曾女士的身份证号码等一系列个人信息,曾女士将信将疑之时,这名男子话锋一转,表示只要曾女士配合调查,就可以帮她证明清白。
很快曾女士又接到自称是公安局民警的电话,称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并要求她进入某互联网网站(假网站)查询相关案情。
在网上看到自己的“通缉令”后,曾女士十分紧张,乱了方寸。好在警方及时出现 ,民警立即开展劝阻工作,阻止了曾女士上当受骗。成功挽损10万余元。
套路解析
1、“公检法”不会通过电话做笔录办案!
2、“拘捕令”不会以传真形式下发!
3、“公检法”不会让人往某个“安全账户”打钱!
最后蜀黍提醒,如有"96110”来电一定要接听!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号码显示为“96110”的来电,很多人以为是诈骗电话接都不接就直接挂掉了。“96110”是全国统一的预警劝阻咨询电话,如果“96110”来电,一定要接听!一定要接听!一定要接听!
防骗小贴士
1.不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不点击陌生链接,不下载陌生软件,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
2.保护好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号和密码,不要轻易透露。
3.如遇诈骗,及时拨打110。
不轻信 不透露 不转账
不听信陌生人电话
不告陌生人验证码
不透露个人信息
不向陌生人转账
不轻易扫二维码
防骗咨询热线 9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