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会是大石桥市建一镇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扎根乡村三尺讲台,将一批批孩子送到上一级学府。退休当天,他给学生上了最后一堂课。
3月13日是李英会老师退休的日子,上午9点,他走进了九年一班的教室。
李英会同往常一样,开始了他的英语教学。他利用新媒体教学软件,把《泰坦尼克号》原版英文电影搬到了课堂上,让大山里的孩子们也能从电影中学习纯正的发音。
在课堂上李英会一边听,一边记下教学中的重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了42年。从普通黑板到智能教学,42年来,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在不断进步,李英会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他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整理编写了12万字的《备战中考》英语复习用书和10万字的《英语教师必备手册》,他的研究课题《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在全市推广。他自掏腰包帮助困难学生,并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到学生家里,与家长沟通,努力形成家校一体的教育合力。他放弃到市内学校任教的机会,吃住在学校,并承担了园艺师、保洁员、夜班巡逻员的职责。正是不计报酬的付出,他先后获得营口市优秀班主任、营口市最美教师、营口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一堂课40分钟很快过去,当李英会在黑板上写完最后一笔板书,他转过身说:“孩子们,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堂课,以后你们要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此时,他的学生全体起立,满眼不舍且整齐地说:“老师,您辛苦了!”
最后,李英会老师又将自费5000余元印制的《备战中考》英语复习用书和《英语教师必备手册》赠送给学生和年轻教师,将自己的“毕生所得”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也映衬了那句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李英会作为学校的“老人”,始终保持与年轻教师同步前行,保持着与时代同步的教学节奏。年轻教师更是把李英会当成人生导师和教学“偶像”。大石桥市建一镇中学老师牛迦南说,李老师把一些复杂的东西总结成比较有趣的口诀,学生们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大石桥市建一镇中学副校长班红日曾经也是李英会的学生,他说,在做学生的时候就感觉李老师非常平易近人,通过外语打开了学生的大门。作为他的同事,更是学到很多优点,李老师是他学习的榜样。
42年过去了,李英会用他的一片痴心,换来了桃李满天下。他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山区的孩子们培养好。这么多年,他送走了多少青春少年已难以统计,但每次送学生们毕业离开,总感觉生命的价值又多了一层积累。就在这样的迎来送往之间,他也慢慢到了要说告别的时候。每当节假日收到孩子们的祝福,他的心里面都会非常激动,深深感受到作为人民教师的幸福和桃李满天下的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