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公里,是确山县竹沟镇偏远山村到省城郑州的距离;24年,是刘洪涛这个从大山里走出的孩子奋斗出彩的岁月历程。从一名山村少年成长为誉满省城的蛋糕师,生在确山,学在郑州,奋斗在郑州,刘洪涛通过一枚枚用诚信和良心制作而成的美味蛋糕,征服了人们的味蕾,赢得了交口称赞。烟火中谋生,梦想一路生花。刘洪涛说,做蛋糕是生活,也是爱好,那里面有他的诗和远方。 一言为重百金轻。“做人要讲良心,做食品要讲诚信”,这是刘洪涛的承诺。正是刘洪涛的诚实守信、一诺千金和坚持做好事,他先后获得“确山县脱贫攻坚文明之星”“确山县十大优秀青年”“确山十大道德孝善文明之星”“驻马店市优秀共产党员”“驻马店好人”“郑州市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2022年,刘洪涛被评为“河南好人”。 初心笃定 有梦想才了不起 憨厚的笑容、笔直的身板、微微花白的头发,日前,记者采访了“河南好人”刘洪涛。 1983年5月,刘洪涛出生在确山县竹沟镇一个叫堰塘庄的小山村,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山区土地贫瘠,粮食产量较低,生活入不敷出。”刘洪涛说。 为减轻家里的负担,16岁那年刘洪涛不得不辍学,只身一人来到郑州务工。那段日子让他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也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爱和善意。“记得刚到郑州打工,我蹲在路边等活儿时,一位好心人看我实在可怜,就买了一碗胡辣汤、一个馒头给我,又给我留了一些钱。”望着面前的餐食,刘洪涛感激不尽,同时在心中默默许下诺言,“只要生活好起来了,我一定竭尽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在一次干完零活后,刘洪涛路过一家蛋糕房,看着橱窗里面的奶油蛋糕,心想,要是自己能成为一名蛋糕师该多好啊! 机缘巧合,刘洪涛在劳务市场找工作时,郑州祥龙食品公司恰好招聘员工,刘洪涛被老板相中,开启了蛋糕师的进阶之路。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刘洪涛通过自己不懈地努力,一步步成为面包熟练工、面包技师、高级技师。2000年9月,刘洪涛被推选为福晶园食品品牌店店长,专门生产、制作和销售面包、蛋糕、月饼、点心等食品。 履约践诺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做人要讲良心,做食品要讲诚信”,这是刘洪涛的承诺,也是他日常的行为准则。特别是在食品安全方面,刘洪涛是个“不讲人情”的人,原料如果不过关,哪怕供应方是亲戚朋友也绝不通融。 有一次,常年给刘洪涛供货的客商将一批即将过期的纯牛奶送到了面包店,刘洪涛发现后当场制止。客商给了刘洪涛5000元红包,被他拒绝。客商说他不懂变通,刘洪涛二话不说,当即决定不再与其合作。 刘洪涛恪守诚信的经营之道,也让顾客感受到了尊重。前不久,一位顾客在店内订购了蛋糕,要求当日12时准时取走,由于店内生意繁忙,蛋糕超时了几分钟送到顾客手中,引起了顾客不满,正在店内忙碌的刘洪涛见状,立即给这位顾客免单,并赠送了同等价位的蛋糕券让其择日领取。为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008年,他创办了郑州米莎吉诺蛋糕店。目前,该店已为3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岗位。 真诚守护 用诚信回报社会 “这辈子很短,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留一丝遗憾。”刘洪涛表示,一想到顾客品尝蛋糕时快乐的神情,每次制作蛋糕时,就觉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到这个阶段了,做的不是生意,是良心,是诚信。”刘洪涛用质朴感人的语言传递着善意和爱。 在竹沟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提及刘洪涛,生活在这里的33位孤寡老人没有不熟悉的。“洪涛他年年都给咱竹沟敬老院送温暖,过年时送米、送面,五月端午送粽子,来得多了,我们都认识他,跟他很亲近。”67岁的袁海亮清楚地记得刘洪涛与老人们之间的故事。 不仅如此,2014年3月,刘洪涛资助了驻马店地区的3名儿童重返校园;2023年8月,竹沟镇6名困难家庭的学子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刘洪涛第一时间驱车赶回家乡,为每名学子发放助学金2000元,并带动了更多身边好人捐资助学,帮助困难学子圆了大学梦。至目前,刘洪涛累计帮助困难学生100多人。 “烘焙代表着一种幸福、传递着一份爱心,我会一直坚守诚信经营原则,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将爱的蛋糕持续做下去,让更多人品尝到美味和幸福。”对于未来,刘洪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