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搜索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个人信用 >个人信用
—— 记镁碳砖车间主任刘英杰诚信事迹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6-10 10:43:34
专栏:个人信用

刘英杰同志,男,现年51岁,是金龙集团光阳镁碳砖车间主任。他担当车间主任已近二十年,他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多次被评为集团“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获得20052007年度营口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1年获得大石桥市金桥镇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3年获得大石桥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刘英杰同志1986年初中毕业,因家境贫寒没有升学而是直接走进金龙集团的前身---营口市镁碳砖厂,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车间工人。由于他工作认真任劳任怨并能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大胆创新,不到一年就被提升为成型一班的班长在角色的转变中他深感到知识的匮乏先后自学了《耐火材料工艺》,《机械制图》等,知识武装了头脑,并且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刘英杰虽然很年轻,但工作起来却有胆有识、责任心极强,曾多次避免事故。1995625日凌晨215分,当他巡检到12号机台时,突然听到机器运转不太正常。高度的责任心使他没有放过这一小小的疑点。经查发现是压砖机水平轴焊口处出现约14厘米长的裂纹。面对险情刘英杰当机立断,停止机台工作,确保了工人的人身安全及企业财产不受损失。

为了带出一支过得硬的班组,刘英杰处处以身作则,以真心换诚心。当时班里有位40多岁的齐师傅,对刘英杰安排的工作有看法。一次,在对机器故障进行排除时,需要爬到两米左右的高处换备件,这本应是齐师傅的活儿,但刘英杰没有安排,而是自己在上面干了两个多小时。齐老师傅受到了触动,真切地对刘英杰说:“以后再有这活儿,你一定要告诉我,否则我可跟你急。”

 “没有不好的班员,只有不好的班长”刘英杰始终这样认为。在工作之余,他总是和工友们进行沟通,在心里建立起了一个班组成员档案。每当发现工友工作情绪不对的时候,他都要详细地询问。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有热情无顾虑的工作。有力保证了生产安全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1999年,公司和韩国耐火材料株式会社合作,成立营口光阳耐火材料有限公司,20017月刘英杰被提拔为车间主任。十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光阳车间各个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车间规模从原来的8台压砖机到现在的30台压砖机(包括3台液压机),年生产能力从原来的1.2万吨到现在的13万吨,产品从原来的遍布全国各地到现在的遍布亚洲、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

刘英杰晋升车间主任后,首先对设备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创新。

20032月,他带领小修班的师傅们,成功的改进了混砂机。原有的混砂机,注油点在碾壁上,混料时碾壁上粘上很多泥料,加重混砂机负荷,延长混料时间,浪费电能,工人还得天天扣碾围料,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为了解决这些弊端,他首先把注油点的位置从碾壁上挪到了主轴中心支点的上方,并分出两个支流管,管的末端(也就是注油点)在主轴两侧、铲架中间的空位上,这一举措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减轻主轴、支架、刮板的承重量,延长混砂机上备品备件的使用寿命,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每年可降低成本20万余元,

20049月,因为机台生产能力提高,而泥料明显供应不足,刘英杰主任又和小修班的师傅们又一次成功的改进了混砂机。混砂机原来的碾门是推门,出料后料就堆积在碾门口,下一碾料必须等工人把上一碾料推走才能开始混,他又把推门改成拉门,出料后马上可以混下一碾料,改进后混砂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仅此一项为企业每年降低成本人民币15万余元。

“产品的市场价格定制不是以我们公司的生产成本为依据的”,这是刘英杰在车间召开的成本讨论会上说的一番话。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就是大大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营口光阳公司是一个出口型企业,面对的是国际市场上的弱肉强食。作为主任的刘英杰,首先要求工人厉行节约,其次是变废为宝,充分利用好废旧模具。另外他在产品的生产合格率上做足了文章,从混料到成型他都要亲自把关,在他的管理下,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99.0%上升到99.6%2008年,由营口光阳公司出口到德国雷法公司的产品在慕尼黑的一家钢厂的使用中,创该钢厂炉料使用的最高纪录,引起了业内强烈的反应。德国雷法公司追加定货4000吨。

最近几年德国的订单每年在5万吨左右,其中有5千多吨是削角砖。原来的削角砖都是机台生产出来后,再搬运到切砖房进行二次切削处理。2012年,经刘英杰主任仔细研究后,打砖前在底盖板上面直接放置等同削角体积大小的铁块,再布料加压成型,结果试验成功,这项举措即省料省电,又省工省时,特别是在削角砖逐年增多的情况下,这一项每年可降低成本约50多万元。

随着车间产量的逐步提高,0.8米到1.2为长度的砖越来越多。这个砖因为太长,导致机台倒料不均匀,成型后尺寸容易超差,所以当时都是在厚度方向多打1.5毫米左右,热处理后再搬运到磨床上进行二次处理,把厚的地方磨掉,因为砖长,每块砖磨掉的重量在0.8公斤左右,对原材料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增加人工投入。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刘英杰主任研究捉摸了很长时间,终于找到了办法。他用焊好的插板把砖的体积平均分成三段,算出单重,这样就把长砖变成短砖了,料也均匀了,尺寸偏差也小了,从那之后,长砖可以一次成型了。现在平均每年生产长砖25万块左右,1万多吨,仅此一项,每年可降低成本70多万元。

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必须依赖先进的管理制度。光阳车间也不例外,光阳车间从最开始的107人,发展到现在的310人,从原来的8台压砖机,发展到现在的30台压砖机,从原来的1.2万吨产量,发展到现在的13万吨产量。规模扩大,人员增加,还有从粉碎、混料、成型,到热处理、出窑、包装的各个工序的管理,还有混砂计量、机器维修、环境卫生等辅助岗位的管理,都需要科学的完善的管理制度。而刘英杰主任基于他原来几年的车间工人、班长的经验,

上任车间主任的第二年,也就是20031月份,制定实施了比较全面的车间管理条例,一共156条,到现在经过十六年的逐步改进和完善,增加到216条,包括劳动纪律、安全、奖罚、岗位责任、指标要求、技术改进等等方面。制度重要,制度的实施更重要,刚开始车间工人难以全面接受,觉得太过约束,后来反而自觉自愿执行了。现在车间管理在216条条例规定的辅助下,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为集团公司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除了生产管理,刘英杰主任还非常重视现场和环境卫生管理。他管辖的光阳车间,压砖机30台,混砂机28台,雷蒙机器3台,还有6个破碎系统,所有设备不管新旧,全都油漆明亮,清洁卫生,标识清楚;成品库出窑砖码放整齐,高度一致、标识清楚;地面叉车道、轨车道、人行道漆线明确。20174月份开始,国家对我们地区进行环保大检查,很多厂家停产、整顿或关闭。而我们光阳车间,反而成为同行业的一个亮点,一个楷模。同年1023日,国家级环保督查组来我们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对光阳车间现场环境卫生的管理给予绝对肯定和表扬,并且把我们的水准定为同行业的检查标准。

     二十多年来,刘英杰同志做为一名生产一线的管理者,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无疑是合格的,优秀的,甚至可以说是卓越的,他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成功实现了自身价值,完成了自我超越,成为了营口金龙集团光阳公司的品牌,成为了大家学习效仿的榜样。即使这样,他也没有骄傲,而且越发的努力奋进,相信他的未来的人生必然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