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搜索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个人信用 >个人信用
营口市“好医生”佟地元先进事迹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6-10 14:17:23
专栏:个人信用

佟地元,男,52岁,大学本科文化,全科医师,1990年7月参加工作。29年来立足基层,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人民的健康。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医者父母心。参加工作以来他深深体会到医乃仁术,无德不立。医德是医生思想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人称“医乃仁术”,意思是说医学是一种活人救命的技术,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除了具有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外,更具有一切为了病人的品质。佟地元同志在1992年外科收治一名心脏刀刺伤患者,病情危重,血压持续下降,当时没有家人只有朋友的陪同下,无法与家人交代病情无人做主时,救还是不救时刻?他当时只有一个信念要抢救他、救活他!他立即组织急诊手术成功挽救了一名患者的生命。直到现在我还在想:当时医患关系多么和谐,在这么多年的工作中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细致刻苦的作风,同时对患者要有高度的同情心,要爱护你的患者,关心他们,鼓励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视患者为亲人,对群众热情服务,关心患者疾苦,并能够耐心听取病人描述病情,分析他们的需求和意见,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工作时严肃认真,细致诊查每一例病人,谨慎用药,严格执行操作常规,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下雨还是下雪,随叫随到,无怨无悔。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    

佟地元同志从没有因为自己入党这么多年,仍然工作在基层一线二抱怨过、后悔过。工作中能处处从严要求,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论什么时候都把握好自己,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时刻提醒自己。旗帜鲜明地与局领导院领导始终保持一致,以他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老党员的职责所在。他不辞辛苦地医院工作。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他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哪里需要哪里去,无条件的服从,并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较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在近三十年的行医生涯中,佟地元同志以他自己的仁爱之心,抚慰着无数的病友,构建着朋友似的医患的和谐关系。一是把病人当亲人急他的所急,想他的所想。二是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让他们花最少的钱看好病,因自己的这份长期坚守经受了市场经济的考验。不该用的药不用,不该花的钱不花,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三是充分利用休息时间给病人安排就诊,不分职务高低,不分贫富贵贱,做到一视同仁。让每一名患者都公平享受医疗服务。四是满足病人要求加班成工作常态,随叫随到。从不推诿一名患者。五是加强医患沟通,强化自己的业务水平。

为方便患者就医电话24小时畅通,而有时一晚能出诊数次,一夜都睡不上觉,有时刚端起饭碗,就被病人叫去,就是大年初一,也没轻闲过,更谈不上平时节假日。曾有人问,这么没日没夜,即没有高的收入,也没有政治地位,图的是什么?他说出了最朴的话语——图的是心安!凭的是良心和一个医生最基本的职责道德。记得2013年夏天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窗外电闪雷鸣 ,雨水疯狂地倾泻而下,产生巨大的声响。突然,一阵电话铃声响起,在窗外风雨雷电的映衬下,铃声显得急促和不安,电话的另一端传来一个患者焦急紧张的声音。忙碌一天正准备休息的佟地元毫不犹豫的走出家门到医院简单的了解一下病史并迅速做了检查“原发性腹膜炎”!由于事发突然情况紧急,在给患者家属交代病情的同时,并快速的紧张抢救,在医生和家属共同的配合下,老人终于转危为安了。此时,天已大亮,风停了,雨住了,一切又恢复了的平静。佟地元顾不上休息,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诊室,又开始了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会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将各科融合为一体,从而服务于社区和家庭,通过健康教育、老年人保健管理、慢性病的管理指导治疗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作为全科医生对病人的不同需求必须保持高度敏感,耐心细致工作,从而实现全科医疗以人为本的健康照顾的根本目的。他始终坚持在基层工作,尽职尽责地为广大居民的健康服务。

1995年至今,曾多次被评为区、镇及单位“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佟地元同志是千千万万全科医生的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创业。虽然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正是他几十年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才巩固了基层医疗卫生基础,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