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搜索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个人信用 >个人信用
王军同志诚信事迹材料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6-10 14:21:52
专栏:个人信用

王军同志,男,1968年3月30日生,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经理。曾荣获鞍钢集团公司劳动模范,营口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该同志不断加强党性锻炼,筑牢修养根基,始终坚守从业本分,牢记“干”字当头,不断提升勇于担当的能力素质。一年来,坚持把握“融入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的工作主基调,坚定“效率一流、品牌一流、生态一流”发展目标,与班子其他成员和广大干部职工一起,辛勤工作、砥砺前行,推动了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2018年分公司上缴各项税费14.3亿元,为营口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是经营效益再创新高。全年实现盈利32.2亿元,超额完成23.5亿元的挑战值目标,创开工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销售利润率达到12.65%,在中钢协重点企业名列前茅。其中,热轧、厚板产线利润均实现了新突破,中板产线实现盈利2.6亿元,超额完成1.7亿元挑战值目标。系统协同成效显著,物流运转效率全面提升,粉矿直通率达到98%,全年外调钢坯110万吨;化检验严控来料入口和产品出厂质量关,检验量达到363.7万件。注重风险防控,提升资金效率,流动资产及存货周转率分别提高到4.32次、8.07次。增收创效持续推进,外销化工副产、球团、钢渣等各类产品创收11亿元,检修中心替代外委项目创收369万元。财务费用同比降低92%,适时偿还借款9亿元,银行借款已全部还清。

二是运营效率实现新提升。生产效率持续提高,全年生产焦、铁、钢、材分别为235万吨、514万吨、546万吨和623万吨。其中,中板产线实现了稳步放量,年产达到101万吨;热轧产线10月份年化产量达到416万吨,实现历史性突破。同步大修高效完成,克服高温高湿等不利条件,仅用68天完成了以1#高炉为核心的14个机组、88个项目同步大修工作,创造了高炉同类大修的最短工期记录;大修后设备功能状态恢复稳定,为提升运行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降本增效强基固本,强化对标挖潜,着力推进8项降本课题,实现吨钢降本达到197元/吨。铁水成本达到1966元/吨,比肩优秀民营钢铁企业水平;废钢单耗创下248公斤的历史最好记录。热轧、厚板铁材差分别达到1720元、2430元,同比分别提高348元、940元,有效增强市场掌控能力。

三是品牌建设实现新发展。产线特色不断强化,1580产线、5500产线、3800产线分别按照打造成为行业最具盈利能力的热轧产线、最具品牌价值的厚板产线和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中板产线定位稳步发展。1580产线吨材盈利637元;5500产线重点产品在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大国重器、钢铁脊梁”节目中播出,并引起社会热烈反响;3800产线成本优势明显,与5500产线形成互补。品种结构不断优化,1580产线实施重点领域个性化开发,实现了无取向硅钢的全级别覆盖,已成为中高碳钢、硅钢、集装箱用钢精品生产基地。5500产线品牌产品广泛应用于中俄、鄂安沧、莱茵河大桥、港珠澳大桥等国内外重点工程,军工、核岛、特厚止裂钢等关键产品实现替代进口。3800产线通过9国船级社认证,实现船板批量化生产,品种结构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制定了三年质量提升规划,持续推进“1+10+N”质量攻关项目,质量控制能力显著增强。桥梁结构钢等2项产品获得中钢协特优质量奖,促进了鞍钢品牌建设。

四是生态发展实现新进步。节能降耗持续推进,建成国内领先的能源集控平台,37个分散的站所室实现远程集中操控和在线分析。精心组织CCPP等机组大修,顺利实现高炉同步大修期间能源平衡。推进余热锅炉循环风机改造等7个节能项目,能源效率显著提升20%,得到辽宁省节能检查中心的充分认可。在高炉同步大修和3800产线全面投产情况下,吨钢综合能耗和吨钢耗新水指标分别达到569kg和2.67t,处于行业先进水平。环保水平持续提高,持续推进提标改造项目,完成焦炉烟气脱硫脱硝等2个重点项目,推进煤料条改筒仓等5个重点项目放行实施,开展18个超低排放项目实施论证。完成全工序排污许可证申领工作,建立排污总量控制管理模式。兑现承诺提前完成钢尾渣清理,得到当地政府和中央环保巡视督查组的肯定。着力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面推动美丽厂区建设,近三年累计投入6305万元,维修厂区主干道31.12万平(占厂区71%),开展鹿鸣桥、厂区照明等亮化工程,荣获中钢协“全国冶金绿化先进单位”殊荣。

五是变革创新实现新突破。改革发展不断深化,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契约化管理,实施“重精准、强激励、硬约束、严考核”的绩效考评模式,有效激发了内部活力。印发《关于推进鲅鱼圈钢铁分公司市场化体制机制变革的指导意见》,拓展3800产线改革经验,进一步探索试点市场化改革。优化人力资源改革,推进集中一贯制管理,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005吨/人.年,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着重推进智能化建设,有效促进产线运行效率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厚板智能制造试点项目被评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及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双示范。基础管理不断夯实,强化设备点检“标准化+执行力”建设,开展“完善设备功能,提升设备精度”专项活动,设备保障能力得到提升。强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吸取轻伤事故教训,深入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开展效能监察项目18项,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925万元。

六是和谐兴企实现新气象。群团作用充分发挥,积极开展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全年完成144个职工创新项目,实现双增双节创效2354万元。深化创新工作室建设,放行支持项目38项,其中2个项目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提名。开展青年创新登高活动,推动青年更好地成长成才。选树各层次先进典型,连铸作业区、二高炉丙班分别荣获全国和辽宁省“工人先锋号”,宋运涛等26名同志分别荣获省、市和鞍钢集团级荣誉称号。厚植共建共享理念,职工收入在企业效益增长的同时实现稳步增长。深入开展“践行共享理念,关爱一线员工”专项服务行动,投入410余万元,实施了64个关爱项目,职工工作环境和生活福利设施得到显著改善。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职工1020人次,发放救济金49.95万元。文化娱乐丰富多彩。广泛开展多样化、趣味化文体娱乐活动,展现了广大职工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开展“纪念开工投产十周年”系列活动,通过拍摄专题纪念片、《鞍钢日报》专版报道、开展K歌比赛等活动,感怀过去、展望未来,员工自豪感和凝聚力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