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兆勇,男,汉族,43岁,辽宁省营口市人,现任辽宁鼎际得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催化剂包装车间主任。他2004年加入公司,在岗位上,始终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开拓创新,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积极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由于成绩突出,任职包装车间主任期间多次获得公司优秀团队奖和优秀基层管理奖。
一、率先垂范,任劳任怨工作,争做企业发展的排头兵
在实际工作中,为能保证高效,安全,圆满的完成车间的生产任务。燕兆勇同志加班加点,随叫随到,获得各级领导一致好评。另一方面,讲究工作方法,学以致用。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事业心和责任感。多年来他以宽以待人,谦和忍让,豁达大度,责任不推,困难不让的精神为大家树立了楷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包装车间多次获得公司劳动竞赛优胜班组称号。
作为一名车间主任,燕兆勇深知只有自身的业务技能过硬方能带领好整个车间。在日常的工作中,他认真学习工作技能和业务知识,同时能够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学习理论知识,不仅对催化剂包装工艺熟悉,完全胜任主任职责,同时对催化剂生产情况也了然于心。他经常采用车间早会讨论、个别谈话等方式征集合理化建议,将员工的良好的意见建议应用到车间建设中来,通过积极沟通交流,有效提高了工作成效,同时也和团队员工建立了深厚的同事情谊。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燕兆勇积极主动地和员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对那些心理有包袱和负担的员工及时进行宽慰和劝导抚平心绪,使之全身心投入工作。车间里大部分都是七零后的女性员工,由于公司管理制度越来越严,有些员工不习惯车间的安全管理,觉得太受约束,心情浮躁,在他的耐心劝导下,他们认识到安全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车间乃至公司的利益,通过劝导他们很快转变了观念,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当中,车间干事创业氛围浓厚,员工团结和谐,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在去年车间扩产改造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积极服从公司的安排。车间是一个集体,这个集体的力量能否得到最大的发挥要靠车间主任的引导和带领。他坚信只有一名优秀的车间主任才能带出一个优秀的队伍,在现如今乃至以后的工作中,他都始终如一,严格要求自己,带领车间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有多少个节假日、公休日,他是在工作中度过的,他记不清;多年里,不分白天黑夜,随叫随到地干了多少事,他说不清;多年里,他带过多少新手,将多少门外汉培养成业务能手,他数不清。而他记得清的是每天上班准点准时;她数得清的是几千个日日夜夜无事故!
二、无私奉献,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工作技能促进企业发展
俗话说“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为了充实自我,将自己锻炼成为德才兼备的好干部,树立自己在群众中的良好威信,童照勇视学习为自己的“第二工作”。在工作学习之余,他耐心向其他党员学习,努力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让自己不偏不倚的和群众紧密结合在一起,做群众的“带头人”。为了使车间全体员工的思想素质得到提高,他积极支持并配合党政领导定期组织员工和领导班子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面对面交流,竭力协调党政关系,全方位地在车间内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
作为车间主任,除了带领车间人员做好日常生产工作外,生产前设备检查、物料到位情况、人员到岗情况以及第二天的物料是否欠料等都要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一些其他临时性的任务,为此他十分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工作日志表,把每天每月班前、班中、班后所要做的事情都列出来,这样便于有条不紊按计划把工作做好,同时使自己的工作能力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每逢遇到生产“瓶颈”和困难的时候他都会和大家一起解决问题。而对车间的历次改造,都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反复斟酌,研究工艺,提出合理化建议,一丝不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经常缺人手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生产,他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前提下,立刻去帮助顶岗,和同事一起奋斗在一线,在车间加量减人的情况下,听从上级领导安排,努力确保缺人的情况下不耽误生产。为了能够让公司的生产顺利完成,他一人多岗位,小的方面设备、阀门坏了自己维修更换,平时记得保养和维护,在生产检修改造的时候配合机修、电工完成各个维修和改造,并能结合工作实际,客观的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
三、树牢“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理念,保证安全生产零事故
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环节。身为一名车间主任,他时刻不忘其职责,在严格遵守车间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狠抓落实,坚决要求每个人、每个步骤都必须按照岗位操作制度、岗位交接班制度、岗位用具制度执行,当在预检中发现问题和安全隐患时,他会立即利用班前会进行强调和纠正,并在班后会上总结生产情况 。在他的带领下,车间员工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他带领自己的团队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十五年中没出现过一起安全事故。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动脉,他经常要求自己和班组员工不但要站在生产的角度去看质量,还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去看质量,努力把好每一步质量关,他每天对每一个手套包装箱、每一个混料釜都要进行检查,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带领车间员工共同发展,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回顾这十五年来的工作,成绩属于过去,重任还在前头,希望与困难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未来,相信燕兆勇同志在生产第一线,在实践中会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继续发扬爱岗敬业精神,以饱满的热情、过硬的本领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