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丽艳,大石桥市建一镇中心小学教师,数学研训员,中心校副校长。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二十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山区,二十年(其中十五年在村小)坚守班主任工作,二十年来倾尽心血扑在学生身上,“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是其事业追求的目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其自律的信条。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0年中,曾获得“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骨干教师,大石桥市“优秀班主任”,大石桥市数学学科的带头人,大石桥市优秀少先中队辅导员,大石桥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先进个人,近五年年度考核有五次均为优秀等次……
一、倾心教育,忠于事业。
是什么给了她巨大的动力和不竭的源泉,是对教育事业的爱!
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都树立起榜样的作用,她无比热爱农村教育事业,把爱的阳光洒满三尺讲台,她由衷地爱她的学生,用爱的阳光照亮了学生的心灵,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她用心要求进步,在思想上严于律己,以校为家,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二、关爱学生,立德树人
为师育人,身正不令则行。因此,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她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小到穿衣打扮,大到言谈举止和教学行为。用自己的言行感召着身边的同学。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她每天早上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打扫卫生,陪着孩子们晨读,冬天,还要亲自生好炉子,让孩子进到教室就会感到温暖。她经常与心理和思想上有困惑的学生谈心,帮着学困生补习;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我便主动和学生一起活动,丢沙包、踢毽子;大扫除时,她和学生一起抹桌子、一起拖地面;在生活上,她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时时提醒学生穿衣的增减、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学校、班级开展活动,她一直都陪着学生,全程参与,做学生的支持者。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子女爱。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细心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在她所在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比如,班里有个女孩,她学习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是班里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助她练习胆量,史老师课上经常提问她一些很容易的问题,并且课下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当发现她课文朗读得很好时,就在每日的晨读中,让她带着大家朗读。渐渐地,她能够大胆地走上台来。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她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她的细心关爱就像水一样载歌载舞,使班内的“鹅卵石”们日臻完美。
她时刻用爱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特别是留守儿童,她更是关心,经常找他们谈心,为他们排忧解难。班里有个女生,因父母离异,父亲在外务工,无暇照顾她,只好跟奶奶一起生活,而奶奶年老体弱,又是隔代教育,显得力不从心。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女生的思想出现很大的波动。史丽艳老师经常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她更多的帮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个女生的思绪终于在史丽艳老师的帮助下恢复了平静,学习成绩逐渐提升。这样的孩子,她已经记不起帮助了多少个了。由于农村学校的特殊性,"留守儿童"在一定时间内还将长期存在,她会坚持做孩子们的守护人,让他们健康、幸福地成长!
要让学生成材,身心健康成长,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她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她心中始终记着这样一句话:做学生生活中的母亲,错误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挚友。短暂的时光里,她不但取得了家长的放心,学生也更有了学习的动力,她所带的班级也很快成为班风正、学风浓的先进班集体。
三、开拓创新,钻研业务
作为五年级班主任,她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她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积极参加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并认真写心得体会,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她坚持经常翻阅书籍。备课时,她精心设计环节,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
作为中心校副校长,她努力做好校长的助手,并协调好教师,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师培训计划、教研教改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并注重总结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负责好教学工作的常规检查;在新教师的培养上,以老带新,老教师要深入新教师的课堂,尽其所能给青年教师帮助;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协助开展远程教育的培训。强化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并确保教育教学资料、设施、设备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做为建一小学的一名数学研训员,她在数学研训工作中,结合本校研训工作实际,充分激活现有资源,深入发掘新的资源,着力在校本研训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上进行了探索,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研训活动,有效促进了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提高教师“磨课”能力,两年来,我校结合组织“一师一优课”活动,活动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其中,成为了活动的设计者与实践者。在活动过程中,在教学校长田丽的带领下,逐一听课,评课,再听课,引导特岗教师尽快胜任常规工作,强化专业培训和研修,为特岗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在她的指导下,特岗教师刘颖所执教的《热闹的民俗节》获得省级优秀课例。通过活动,让所有数学老师在多层次反思中不断提高自身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数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个性化、均衡化发展。在2016年度她所执教的《重复的奥妙》获得省级优秀课例,在2017年度数学教师鲍爽所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多名老师所执教的课获得营口市优秀课例。
四、潜心教研,成果丰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执教的课多次被评为营口市优秀课、大石桥市优秀课,在营口市班主任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2015年所执教的一年级《悬针竖的写法》被评为大石桥市课堂教学观摩课,在大石桥市一年级写字教学现场会上,得到全市与会领导、教师的一致好评。
在2015-2016年度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所执教的《“重复”的奥妙》荣获省级优秀课例。
2017年在营口市班主任育人技能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所撰写的论文在全国教师“精彩一课”中评为二等奖。
所撰写的《基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游戏化教学策略》在教育教学论坛上发表。
2017年在大石桥教育信息频道《幸福领路人》栏目中接受个人专访……
她庆幸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她始终坚守着一腔热诚一腔爱,每天所做的事情都是琐碎的、平凡的,却体现了一位新时代优秀教师的那份坚守和责任,她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点滴言行诠释着为师者的大爱,诠释教育者的智慧,她将无怨无悔地耕耘在这片教育的土地上,让娇嫩的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在这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