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搜索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个人信用 >个人信用
小望海村乡村医生_sqldoulbeline_唐复明诚信事迹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6-19 15:38:14
专栏:个人信用

唐复明,男,汉族,1952 年 08月出生。199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沈阳中医学院,职称为乡村医师。 1976年至今一直从事农村基层卫生工作,40多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一意为广大群众着想,为病人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先后荣获“2017年营口市好乡村医生”、“营口市甲级村卫生室”“2018年第三届修正杯全国十大最美村村医生”“2018年营口十大最美家庭”“2019年辽宁省十大最美家庭”等荣誉和表彰

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唐复明同志一直坚守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第一线,无论严寒酷暑,从无怨言。从医40多年来,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管白天黑夜,病人随叫随到,精心治疗,耐心护理,努力做到让村民满意,更让家乡父老放心。

唐复明同志始终坚持行医以德为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能治好病,坚持能吃药绝不打针,能打针治好绝不输液的原则,所以便有了“打针大夫”的称号。药圣张仲景曾说:“医者圣人心”,行医不能只看重金钱利益,丢掉医德 。行医四十年,唐复明同志从不收挂号费、往诊费、针灸费、理疗费、始终坚持花最少的钱、用最短的时间、为百姓治好病。每天披星戴月,每日工作十几个小时,数十年如一日,这对于一个65岁的老人来说,确实是很辛苦。就这样夜以继日的工作,每天早起上班时,小孙子都会扯着唐复明同志的手说:“爷爷什么时候能带唐复明同志去逛一下动物园”,每晚下班时,都会看到90岁的老母亲守在门口盼着儿子回家吃饭。

记得2002年除夕夜晚,已是十二点多钟,本村低保户曲守策,突发心肌梗塞,心前区剧烈绞痛,呼吸苦难,口唇紫绀,生命垂危,情况十分危急,家人只是给唐复明同志打了电话,唐复明同志便不顾一天的疲倦,立刻起床赶到病人家,对病人进行抢救,使病人得以脱险,患者家人十分感谢,又经过十多天观察、护理与治疗得以好转,因患者家庭困难,只收取了成本费而且几年后才把医药费付清。本村王国富夫妻俩,丈夫因外伤造成骨折,妻子双目失明十多年,家中无人照疗,而且经济又十分困难,唐复明同志就主动上门为他免费治疗、测血压、查心率、测血糖。每天上门打针送药,耐心向他们讲解病情减轻心理负担,像这种情况还很多很多。这些年来,唐复明同志从不收病人的出诊费,即使半夜三更出诊,也是如此.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唐复明同志还采取赊欠医疗费待其条件好转后再偿还或者直接免费治疗的形式,为患者排忧解难。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危重病人需要送专业医院治疗,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病人或患者家属有需求,唐复明同志都会随车护送,陪同诊疗。唐复明同志经常免费给村民进行测血糖、量血压、测体温、查心律、测脉搏等常规检查,并讲授健康、防病知识,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深夜急诊、出诊更是家常便饭.

村卫生室不仅肩负着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而且承担着配合区卫生局、疾控中心及当地卫生院做好预防、保健、宣传教育工作,预防工作是消灭传染病,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唐复明同志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始终以防病工作为工作重点,本诊所此项工作方面始终保持在全镇的先进行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几年来,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享受国家的优惠政,唐复明同志冲锋在前,耐心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使农村充分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小望海村村民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更好的解决了农村看病贵的问题。唐复明同志严格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微机管理,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从未出现过私自存放农民医疗卡的情况,认真做到了补偿单、补偿登记表必须让患者签字的要求,真正做到了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交口称赞。在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由于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外市、外省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过唐复明同志精心医治的人,都称赞唐复明同志 “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一名乡村医生,唐复明同志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们消除病痛。唐复明同志以他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一方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其热爱的基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无私奉献着满腔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