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教师进修学院 张凯
1995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张凯同志认真学习和践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团结同志、顾全大局,竭尽所能做好各项本职工作。
毕业后张凯同志被分配到营口市第二高级中学工作。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注重班级建设与管理,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学中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三届毕业班的历史教学工作。
2006年4月调入营口市教师进修学院,2007年4月任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2010年任科研处处长。工作中严谨务实,努力创新,逐步使全地区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走向常态化,注重规范性、普及性和实效性。一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教科研工作的规范化。二是加强地区科研队伍建设,培养科研骨干力量。每年组织科研课题的专题培训,培训教师达到2000余人次,并多次深入到农村学校进行调研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有了明显提升。三是发挥基地校的典型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辐射其它基层学校共同提高。四是加强科研与教育教学和课改的紧密结合。坚持“研训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的研训模式。本着课题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来,研究成果要应用于一线教育教学的原则,最终为教育教学服务。五是构建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与各县区和市直学校的沟通和交流。期间,个人也在不断成长与进步,获得的荣誉主要有:2015年12月,被评为“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15年5月,被评为“东北美育研究与实践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9月,被评为“营口市师德工作先进个人”。
2017年底,作为营口市教育局党的十九大宣讲团的成员,她先后三次为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宣讲。2018年5月被推荐为市教育局宣讲团基层种子宣讲员,所撰写的宣讲稿被收入《营口市基层“种子”宣讲员优秀宣讲稿选编》。
2018年3月—8月,参加了市教育局第二期校级后备干部跟岗学习;经过跟岗的锻炼和实践,政治思想觉悟和能力得到提高。
2018年8月下旬,张凯同志作为 “万名教师支教计划”的我市首批援疆教师领队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参加支教工作。期间,组织建立援疆教师工作队的各项制度建设,加强团队建设,带领23名援疆教师讲政治、讲奉献、讲担当,充分发挥援疆教师工作队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尽力让每一名支教教师圆满完成任务。
一是利用援疆教师工作队的周例会时间,组织队里的全体教师和党员参加政治学习、党员学习、培训学习等,党员和教师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觉悟不断增强。让援疆教师们真正感受到新疆人民的家国情怀,认识到国家的治疆方略,从战略全局高度提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大意义。
二是逐步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组建援疆教师工作队领导机构,设置了办公室、生活部、宣传部三个职能部门,成立和组建了健康服务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统一管理我市在乌苏市援疆的23名教师的安全、工作和生活。带领领导团队组织制定了《营口市援疆教师安全管理办法规定》、《营口市援疆教师早晚签到制度与请(销)假制度》、《食堂管理规定》、《营口援疆教师工作队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援疆教师工作队的安全意识、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加强援疆支教教师的队伍管理。
三是加强沟通和开展各种活动,凝聚力量,加强团队建设。对援疆支教教师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及时做好与乌苏市委、市政府、乌苏市教科局、营口市教育局等教育机构做好沟通与协调,同时得到了两地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支教教师提供了生活和工作的保障。同时,通过周例会、管理团队会议、微信群等方式,发现问题及时与援疆教师沟通与交流,随时解决援疆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问题。如每周五下午的全体援疆教师例会上,通过周工作总结,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增强援疆教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安全意识等,团队的凝聚力增强,正能量得以及时传播。
通过各种活动,关心关爱教师的身体健康和增进团队感情。组织健康服务小组的老师为全体援疆教师做了一次关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及进疆的饮食等方面的健康知识讲座,以缓解援疆教师进疆后的不适应。另外,每逢教师过生日,队里都组织大家为老师庆祝生日,让老师们有一种家的感觉,将亲情融入集体之中。还有,积极与乌苏市政府领导沟通为援疆教师免费开放乌苏市体育馆,提供了体育锻炼的场所。同时,组织队里的老师积极报名参加乌苏市羽毛球比赛,并取得小组第二名的成绩。
四是组织参与教研、科研和教育教学管理等具体工作。半年来,张凯同志先后担任乌苏市第一中学教科研督导主任和乌苏市教育科技局教研室副主任,深入到乌苏市部分中小学校调研、听课,了解乌苏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现状和援疆教师的工作情况。同时,通过组织援疆教师示范课、集备等活动,注重教育教学理念的引领和教研指导,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2019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