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彬彬,女,汉族,1982年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滨海办事处鑫海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妇联主席。2008年7月到社区工作以来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社区主任等荣誉称号。
提高政治素质,强化业务能力
她始终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挑战自我的目标,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了解时事惠民政策,不断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工作水平,在做好社区工作的同时,自觉学习,积极参加各类业务知识培训,并从中汲取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在服务居民,提升个人素质能力方面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她经常和社区同事探讨工作,她总说“作为最基层妇联干部,现在社会发展变化这么快,我们工作要跟上时代步伐,就得多学习,勤思考,创新方法,扎实工作,不能让妇女工作落在后面”。社区妇联紧紧抓住党建带妇建这个良好机遇,加强社区妇联组织建设。从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制度、提高队伍素质三个方面入手,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她把思想政治素质高、议事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的离退休干部、教师、医生及社区在职干部、居民代表吸收进来组成社区巾帼志愿者,为社区妇联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积极与市、街道妇联密切配合,将妇女儿童工作作为社区重点工作来抓,形成了党充分调动妇女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妇联组织凝聚力。
二、情牵姐妹,温暖人心,极力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一是坚持从抓根本入手,广泛宣传,不断提高维权工作的能力。把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各种法律知识,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法律知识讲座和、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等。并利用宣传单、板报、标语、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大力宣传维护妇女儿童等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社区广大妇女的维权意识和各种法律知识,充分利用社区热线、QQ群、微信平台、妇女儿童维权站、妇女权益人民调解工作点等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并结合社区矛盾纠纷排查以及居民调解委员会努力为广大妇女提供多种形式的维权服务,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知识真正进社区、进家庭。形成“妇女之家+妇女维权站+巾帼志愿者”互相结合,妥善处理妇女群众的来信来访,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了妇联组织在妇女维权和居民调解工作中的作用。
二是大力宣传劳动保障部门的免费就业培训和就业方向的信息等惠民政策,积极组织妇联参加市妇联组织的各类培训,激发女性自立意识,倡扬女性自强精神,促进妇女创业和二次就业。
三是以开展各种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妇女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她积极组织辖区妇女参加庆三八、关爱妇女的优生优育、妇女维权、生理健康知识讲座及柔力球、舞蹈队合唱团的各类队伍中,还会邀请心理咨询师定期为职场女性讲解如何缓解生活工作压力,利用社区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的阵地,积极开展亲子阅读、手工制作、亲子互动运动会等活动。她还重视家长学校建设和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寒暑假组织志愿者为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国学教育倡导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将寻找最美家庭和好家风好家训、平安家庭征集活动贯穿社区的主体工作中,并将最美家庭及好家风好家训图板进行巡展,传递正能量。
四是关注社会民生,开展关爱妇女儿童活动。充分利用春节、三八、母亲节、六一等节日,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贫困妇女儿童、留守儿童送温暖送慰问活动。
三、勤勤恳恳工作,扎扎实实奉献
社区问题错综复杂,涉及面广,群众矛盾千变万化,下水道堵塞、暖气管漏水、路面损坏、等等,看似都是小事,但每件事情如果有居民反映了,不去处理或是处理不当,都可能会变成上访事件。作为社区书记,她心里时刻装着的是辖区的居民,多年的社区工作中,她以办事公平、公正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她还负责社区讲解工作,鑫海社区是市、区的多项试点单位,迎检工作量大,经常加班有时休息日都不能休息,但她从不抱怨。
四、创建特色品牌,引领新时代妇女工作
首先,建立“巾帼爱之旅.学雷锋公益服务一小时工作站”,工作站下设10组巾帼服务小组,分别是:技能排解组、家政服务组、治安巡防组、心理安抚组、护绿美化组、帮困助残组、文化宣传组、医疗咨询组、就业助力组、应急救援组。其次,为了方便工作站开展服务,妇女之家精心设计巾帼爱心对接卡,卡上印有各服务队队长电话以及便民电话,如有困难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我们巾帼志愿者,即方便了有需求的居民,也方便了我们提供服务。居民出行不便利,买菜难、买东西难的现状,特此开展“米袋子菜篮子”服务项目,“米袋子”是为广大居民提供粮油平价公益配送,“菜篮子”惠民服务工程是妇女之家联系的商家为大家提供价格低廉、大众口味的各类蔬菜、杂品等,其次,我们利用移动贩卖车定点流动在辖区内各小区内售卖,小区内实行网络化售卖,填补辖区没有菜市场及大型超市的“空白区”,方便居民日常生活。 大家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爱心对接贴、社区电话、第三方呼叫等多种方式表达购买意愿,然后由巾帼志愿者公益配送。
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妇联干部,多年来,她情系社区,心系居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对居民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社区的各项工作中。她获得的不仅是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更获得了同事的尊重敬佩和百姓的真诚爱戴。我们从她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力量,一种扎根社区十余载,却仍然不急不躁、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甘做百姓解忧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