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搜索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个人信用 >个人信用
践行雷锋文化 做礼德榜样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8-28 09:07:29
专栏:个人信用

马敏老师是一名在农村小学教育战线上奋斗了近30年的乡村教师。该教师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弘扬雷锋文化,践行营口有礼,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中事迹突出,学礼、知礼、讲礼、行礼,是公认的礼德标杆。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以介绍。

一、父母的“乖乖女”

她是一个自立性很强的人,这应该源于她的父母。父亲是兄妹七人中最小的一个,爷爷奶奶和她们一起生活。她亲身经历了母亲侍奉重病的爷爷两年,瘫痪的奶奶三年的艰辛日子,她也看见了报纸上报道的母亲“好儿媳”的先进事迹,她懂得了什么是孝敬。为了能让每天到生产队出工干活,还要一日三餐给奶奶喂饭,半夜三更给奶奶接屎接尿的母亲多歇一会,家里的活儿她都学着做。不管母亲让她做什么,她都立刻答应,从不拒绝。邻居们都说:老马家的大女儿真乖。

乖乖的她也有埋怨父母的时候。那是她读中学二年级的时候,瘫痪三年的奶奶突然间就不行了,需要向远在哈尔滨的三位伯伯发病危通知书,在那个农村没有通讯设备的年代里,短短的“母病危速归”五个字要到大石桥邮电局靠发电报送出去。她家住在博洛铺的劳动村,距离大石桥三十多里的路程,且路况很差。她放学回家,父亲告诉马上到大石桥找姑姑给伯伯发电报,晚饭都没顾上吃就立刻骑着二八架的自行车出发了,那时太阳还是个红彤彤的大圆盘,可不知不觉就黑天了。小小的个子瘦瘦的身体的她心里着急,边骑车,边害怕,恨天黑的太快,怕路上遇见坏人。越着急越出岔儿,自行车三番两次掉链子,她心里埋怨:天这么晚了,我还是个女孩子,难道爸爸妈妈就不担心我么?一路哭着最后总算是完成了任务……

坚强自立的性格,让她在将来的生活中受益颇丰。而今父母老了,她仍然是他们的“乖乖女”。父亲挂在嘴边的话是:头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看着父亲往兜里揣钱那孩子般的笑容,看着母亲品尝着那甜滋滋食品,她心里好欣慰。

二、公婆的“好媳妇”

“结婚后,我妈说东,你就说西,我妈打狗,你就骂鸡,我不会说你个“不”字。”这是结婚前和老公布置婚房时老公说给她的话,这句话似乎不近人情,其实不是这样。婆婆十岁因为生病治疗不及时落下了耳聋的残疾,十岁以后应该学的常理什么都不懂,又蛮又犟、任性、不会与人沟通,认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逮着一点小事自己能嘟嘟个十天半个月的。

在煎熬中她与婆婆东西屋一共生活了两年的时间,她受不了婆婆的言行举止,待人处事,她想出去,哪怕找个狗窝也不回这个家,东挪西借凑了点钱买了个小房子后就头也不回地搬走了。一个月后当她第一次回到婆婆家,看到婆婆人瘦了一大圈,哭着说:“我天天过来收拾你们住的屋子,看着空着的屋子就想你们,怎么走了就不回家了呢。”她的心猛地一震,婆婆也是母亲,婆婆也爱孩子,只是缺乏沟通,不会用正常的方式表达罢了。从此,她便把爱的天平偏向了婆婆,亲近她,做她喜欢做的事,节假日常带着孩子回家里住着,用老师特有的“大嗓门”跟她交流、沟通……慢慢地,婆婆开朗了,明事理了,最喜欢把心里话嘟嘟给她听。她曾经调侃道:“我婆婆是水陆两军总嘟嘟”。

偶尔她会跟这位“大嘟嘟”争得面红耳赤,但是婆婆却一点也不生气,还笑着用眼睛翻楞说“怎那么烦人,还那样说话”。婆婆从来没出去工作过,手里也没有攒几个钱,可知道她生病手术了却扔下一大把钱,还自己嘟嘟着“我要这钱有什么用……”周末回家,婆婆会把自己侍弄的小园子里的蔬菜一样一样的挑好装在一个袋子里给她们拿回家,嘴里还嘟嘟着“她对我好,我就对她好……”而今婆婆离开她已经三年了,她便把对婆婆的好加倍奉献给了公公,想她所想,爱她所爱。

三、村里的“好榜样”

作为教师,她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 作为自己的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座右铭。

“老师,请您跟孩子说说,中午得吃饭,不许吃小食品,咱家孩子就听您的。”这说明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神圣无比”。她知道, 作为教育工作者,自己的重要性。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她都要了解和熟悉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和潜能,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她是三里五村家长们认可的好老师。她也因此多次获得老边区《先进班主任》和《营口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作为母亲,她身教胜于言传。女儿曾经笑着问过她:“妈,你攒了多少钱呀?”“妈妈没攒下钱。”“那你给爷爷奶奶花钱怎么出手那么大方?”“因为爷爷奶奶老了,不挣钱,他们的生活需要我们。”如今,她的女儿已经成家立业,关爱父母长辈更胜她一筹。

在柳树的香炉村,提起村西头老郝家的她,村民们都会投来赞许的目光。她是孩子的好妈妈,父母的好孩子,公婆的好儿媳,村里的好榜样。她的德行、才能和声望,对村民具有较大的引导、教育和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马敏老师参评“雷锋文化 营口有礼” “乡村礼德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