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优化政策环境,激发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性。制定12个推动科技创新的政策文件,加大科技奖励及后补助力度,对在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的企业进行奖励及后补助。年初以来,成功转化科技成果80余项,对200多个符合科技创新政策奖补项目给予资金支持4000余万元。二是搭建服务载体,提升成果转移转化专业性。成立中科院沈阳分院技术转移中心营口中心及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架起政府、高校院所、企业沟通桥梁。推动我市与23所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吸引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在我市建立研究院,建设“辽宁省中厚板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煤炭提质与清洁燃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搭建汽保产品检测分析服务、技术交易市场信息服务、精细化工产业公共研发服务、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4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三是深化校企合作,引领重点产业先进性。推动菱镁化工集团与中国农大、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实施“镁肥应用”项目,保持公司产品研发生产国际领先地位;推动五矿中板公司与东北大学实施“钢铁中厚板”项目,公司中厚板出口量连续8年全国第一;推动华峰动力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成为东北最大高硅铝合金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推动嘉晨集团与省内高校合作,实施“废弃菱镁矿制备高纯致密烧结镁砂”项目,产品品质国际领先;推动向阳催化剂公司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实施“先进聚烯烃及弹性体材料”项目,预计达产后年产值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