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搜索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行业信用 >行业信用
营口基层干部:做疫情防控“好门将”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2-13 09:47:50
专栏:行业信用

春节刚过,家住站前区永江城市花园的李先生突然感到出入小区有些麻烦:先是临近自家单元的南门被封上了,得走500多米外的西门;再就是物业公司给每户每车都办了通行证,每天进出都要接受物业管理人员的检查……这是我市针对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采取的有力措施。营口的乡村、社区、小区织密群防群治防空网,“守住人,看好门”,全力打赢疫情防控主动仗。就好比足球场上,压力最大的永远是守门员。对方攻势汹汹,守门员必须高接低挡,力保球门不失。广大基层干部就像足球场上的守门员那样,尽力去做疫情防控的“好门将”。

重量级守门员:村支书和他的大喇叭

近几天,营口的朋友圈里传疯了一段视频“双台子村长急眼了”。视频里,盖州市双台子村党支部书记孟震,针对部分村民防范意识淡薄,聚堆打麻将、串门拜年聊天、出门不戴口罩等现象,通过村广播,用质朴、实在、诚恳、接地气的语言劝诫村民做好防护,“人家烦不烦你!”“别祸害人了!”…… 这种话糙理不糙的喊话方式,真情实感、真心实意,加上独特魔性的盖州口音,别具魅力,对于非常时期的防疫工作起到较好的教育引导和震慑作用,杜绝了村民聚堆打麻将、走家串户拜年的现象,被网友称为“硬核书记”“网红书记”,得到领导的认可和媒体的肯定。辽宁电视台、腾讯等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村干部的真诚之言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大石桥市严格落实社区和乡镇排查分类要求,对外地人员进行网格式排查,加强人员健康监测,摸排人员往来情况,做到市不漏镇、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记者在大石桥市高坎镇丁家村看到,村干部正逐户登记填写外地返乡人员排查表。驻村干部杨爱宇告诉记者:“我们采取拉网式排查,每两名党员负责看住一个外乡回来的人,每天三次测量他们的体温,同时进行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引导。另外,对村内的三处娱乐场所,包括麻将馆还有饭店,都及时关停。”

丁家村还通过微信、广播等方式,发布疫情最新情况和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引导群众消除恐惧心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们新建立了微信群,全体党员和机关干部都在这个微信群里,及时发布舆情信息,对网上出现的各种谣言进行批驳,争取让老百姓做到科学防治,不信谣不传谣,坚定防疫信心。另外,还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海报、标语以及高频次广播、多频段宣传。现在,我们村的百姓已经基本上做到了不乱走、不聚会、居家隔离。”杨爱宇说。

据了解,我市辖区的各个村落都把大喇叭利用起来,并建立了村民微信群,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收到很好的效果。

定点型守门员:小区门卫保安

这些天,营口主要道口、居民小区,为防控疫情筑起织密的防护网。很大程度上,这也是遏制疫情扩散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无死角、无漏洞地封堵一切可疑情况,动态监测,筑起防止地域疫情的“铜墙铁壁”,基层干部们全员上阵、严防死守。

大石桥市镁都街道办事处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战线。连日来,镁都街道长征社区的网格员每天对辖区居民进行入户和电话排查,特别是近期外地来营返营人员,密切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并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书记顾萍告诉记者:“长征社区设立了13个网格,每个网格均配备人员上岗,对每户进出网格小区人员实行24小时无缝隙地毯式排查、检查、登记,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强化调度督导,实行疫情通报制度。每天下午,组织各个网格员召开情况汇报会,通报各自工作,研究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应对此次疫情,镁都街道建立自上而下防控工作组织体系,成立街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设9个工作组,各有职责分工;实施领导班子成员及机关干部包社区、村责任制,每位机关干部配合社区、村工作人员负责1—3个网格的排查、统计、汇报工作;社区网格员一对一防控,每栋居民楼、每个村小组都有专人负责。“我们坚决执行省市疫情指挥部的命令,注重强化组织领导,建强工作网,科学划分网格,织密排查网,严肃居家隔离,筑牢管控网,大力动员宣传,形成群防群控网,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大石桥市镁都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姚明鹏介绍说。

营口中天物业从1月21日开始积极布控本次疫情的防护工作。所管辖的御景华庭小区保安门卫随时检查过往人员,熟悉的居民出示证件,陌生人拦住盘查。他们还增设了垃圾桶,为小区路面、单元楼道、电梯内喷洒消毒液,每天两次用酒精擦拭扶手和电梯按键。车辆通行门口铺设草帘,每天6次在上面喷洒消毒液,最大程度为通行车辆进行消毒。

物业公司还积极与建新社区开展防疫联动,在门卫增设外市回营人员与车辆登记点,发现可疑人员及时与社区沟通。学府园小区门卫和保安在小区5米开外就对来往人员、车辆进行检查,严防死守,保护群众。

基层干部在“战疫”一线的身份,跟足球场上的守门员多少有点儿相似。他们的“三头六臂”,也很像足球场上“门将把关”时的高接低挡。考验层出不穷,基层干部不仅把了门,还有不少自发的创举,出其不意、化险为夷。这么多天来,他们的表现广受称赞,说一句“门神”,应该是对他们极高的奖赏。

流动的守门员:新闻记者

在这场新冠肺炎“战疫”中,除了“白衣战士”,还有一群人,他们也放弃了休息和团圆,不计报酬与安危,冲到“战疫”一线,把最及时的资讯、最权威的消息传递给受众,打破谜团、阻止谣言——他们就是记者。此时的新闻报道,便是疫情肆虐之际最好的“特效药”。

营口新闻传媒中心的编辑记者、主持人、技术保障人员就是这样一群人。疫情态势之下,群众最需要权威、及时、公开的信息。作为党媒,第一时间发声,抢占新闻制高点,这是职责所在,也是使命担当

2月5日、6日,营口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兵分6路,对全地区6个县(市)区基层防控工作进行跟踪暗访。

有些记者从春节开始,已经十多天没有休息了;有的记者为了不引起注意,开自己的车奔赴乡村。正是这样的付出,让他们收获了鲜活的第一手资讯——

在全市大部分地区的情况都比较好的前提下,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的小区光拦车辆不拦行人,有的小区记者进出无人过问,有的地方还有人员聚集并不戴口罩的现象。2月5日当晚,营口新闻传媒中心的传统媒体、新媒体共同发声并且配发评论《还不到松懈的时候》,指出:“……我们的疫情防控工作要做到让群众满意,不是口号喊得多响亮,关键要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我市疫情防控工作能否稳步推进,巩固成果,要靠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去抓好落实。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眼里有谱、心里有数,化风险于无形。”

这些问题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各县(市)区负责人纷纷表态,坚决整改。第二天记者再次暗访时,头一天发现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用脚步丈量、与时间赛跑,这是记者职业的真实写照。从一次次采访,第一时间把信息传递出去,到夜以继日及早结稿,营口新闻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战疫”的战场上,展现了“营媒速度”。

记者手记:足球比赛一流的守门员,大体出自两种队伍。一是强队——阵容均衡,配置强大,个个位置都是高手,门将当然不能示弱。还有一个让人无奈:因为后防线表现不佳,漏洞太多,逼得门将成了高接低挡的能手。所以有句话叫“弱队出门将”,看球的人讲起来,半是调侃,半是无奈。

相信我们的基层干部都会成为好门将,并且一定是“强队的门将”。

营口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长齐 贾益哲 张宝全 代庚寒 曲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