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桥市委坚持把网格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精心谋划,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抓手,积极推动,采取“五项措施”,全力打造基层网格管理新模式。
措施之一,健全管理体系。大石桥市为强化网格管理工作,成立了由市委政法委代管,市委直属的正科级市网格管理服务中心(一级中心),在全市17个镇街成立了政法委员为主要负责人的二级中心,283个村(社区)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三级中心,在38个职能部门成立了网格管理办公室,由分管负责人专职负责,选优配齐各级专职工作人员146人,初步形成了“事情有人管、工作有人做、责任有人担”的工作架构。
措施之二,优化网格设置。大石桥市根据工作实际,将全市17个镇街、30个社区、253个行政村重新整合打包,总体划分为主城区、城乡结合部和镇村三大部分,共计精细划分网格1,965个,在城市街道,按200-300户左右为一个基础网格。在镇村,按50-100户左右为一个基础网格。规模以上企业单独划分1个网格,学校单独划分1个基础网格,幼儿园作为原所属网格内重点巡查对象。配备以社区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单元楼长等为代表的网格工作人员6813名。同时,梳理出网格职能、网格员职责、考核办法、各级中心管理制度等具体规则16项,将38个部门3大类101个事项下沉到网格。
措施之三,突出奖励激励。建立“3+2+N”责任制,实行“三级书记”抓网格责任体系。同时,为激发工作动力,稳定工作队伍,为社区工作者补贴普涨200元/月,每年按社区工作者人数25%-30%确定优秀比例,对被评为优秀的社区工作者给予月增资30元奖励。对村网格员,将采取“多员合一”的薪酬模式,将原护林员、水管员等“八大员”的职责和薪酬集于网格员一身。对楼长、单元长和村民小组长,结合春节、中秋等节假日,由大石桥市财政统一列支,发放米面油等慰问物资。同时,每年拿出100万元奖励资金,对网格员和志愿者认真履行职责且有立功表现的,视情予以奖励,全力推动网格化工作高质效运行。
措施之四,深化信息集成。以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为基础,依托电子政务外网,逐步有序整合公安指挥中心平台、综合执法、民政、住建、市场监管、生态环保、应急、交通等各职能部门管理平台,实行数据和视频资源共享,构建了以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3780个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探头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遇有突发事件和紧急任务,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能够实时监控、定位重点车辆和人员,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上报。
措施之五,突出党建引领。探索网格党建工作体系构建新思路,将党组织建在网格、党建服务点设在网格、党员纳入网格,实行“3+1+N”督导模式,即采取一个县级领导包保一个镇街、一个科级干部包保一个村、一个党政机关包保一个社区等3级包保机制。向每个社区选派“第一书记”,目前30名“第一书记”全部上岗,围绕四项重点任务开展工作。整合网格内“两代表一委员”、机关干部、居民代表等各方力量担任网格指导员,形成推进基层网格治理的合力。同时,启动村(社区)干部常态走访活动,落实民情访谈夜、信访接待等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用党建工作带动网格服务管理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