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我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开局之年,营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创城促振兴、创建惠民生”为宗旨,以“解决问题、惠及民生”为重点,以“以创促建、以创促改、以创促管”为抓手,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按照市委“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创成功”的创城工作总要求,营口市场监管局明确了创建文明城市三年总体任务和年度目标,制定了落实全市创城工作十大专项整治任务中农贸市场部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2021年为“农贸市场环境和秩序整顿年”的工作主题,即在现有的基础上制定标准,压实市、区两级工作责任,形成合力扎实推进监督检查落实。为此,市局党组还派出工作组分别赴沈阳、鞍山、盘锦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实地考察学习,获取农贸市场管理经验。6月18日,召开了“营口市场监管系统创城工作动员会议”,对创城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对农贸市场整治工作进行统筹安排。
一、在总体安排上,将十项任务与创城工作紧密联系
分别是: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健全诚信奖惩制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创建、规范广告、公益广告宣传形成制度、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的维护消费者权益机制、加强党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共10项任务。
二、在农贸市场专项整治中细化标准,明确责任
一是细化工作标准。按照月4月25日全市农贸市场整治专题会议要求,承接并锁定“农贸市场内”这一任务边界,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将农贸市场内的测评内容,分解成46项工作项目清单,为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整治”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是明确监督检查责任。市局班子成员和执法队主要领导分别担任六县(市)区督导组组长,全局23个科室为成员科室,常态化督导反馈并整改。督导清单以百分制形式量化,定期打分排名,发现问题即时反馈督促立行立改,对经督导2次以上,因主观原因拒不整改的单位,反馈给市创城办和属地政府。各区局认真履行“日巡查”职责,坚持“一市场一策一人”原则,因地制宜明确整治重点和计划安排。每个市场都有一名基层市场监管所具体责任人负责,每日对照《日巡查清单》逐条检查,督促商户和市场物业及时整改。
三是强化重点点位督导检查。截至目前,市局对各区前期上报的10个重点农贸市场点位完成了七轮全覆盖式督导,对照标准现场整改问题317项,及时纠正了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熟食经营“三防”设施、市场内车辆乱停乱放、卫生死角不及时清扫等问题。进一步落实农贸市场常态化监管机制,通过每日巡查,进一步加强综合管理和行政指导,积极配合属地街道、市场开办单位整顿市场经营行为,强化做好市场内环境卫生、垃圾分类规范、店内经营、物品摆放整齐、食品不过期、农产品检测公示、熟食餐饮“三白”、“三防”、文明诚信经营户评选等日常管理,通过区级日巡查、市级周督导的方式,农贸市场经营秩序和卫生环境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善,但涉及基础设施改造部分,还需属地政府统筹做好规划设计、资金筹措、改造提升等方面工作。
三、扭住对创城工作有重大影响的风险点不放松
认真对照创城测评体系,结合工作职责,梳理对创城工作有重大影响的风险点,聚焦风险点,我们对全市农贸市场内过期、变质、伪劣食品、活禽宰杀、野生动物售卖等开展执法检查,市区两级市场监管局共开展执法检查201次,现场整改28户商户,对24户商户下达限期整改通知。我们还开展了冷链食品安全、保健食品、食品安全监测抽检、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和商超、酒店、农贸市场、餐饮机构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系列,出动执法人员889人次,现场整改23户,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7件,罚没款50.99万元。我们还对全市548家特种设备管理使用单位进行1174次安全生产督导检查,排查化解78处安全隐患,下达处罚整改通知书33份。对全市107个市场主体进行消费者权益、知识产权、非法传销、制假售假等领域进行常态化安全隐患排查,对11个苗头性倾向性案件从严从快处置。
四、下步工作
一是抓整治,落实主体责任。整治是手段,建立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是目的。落实层块的管理责任,建立监管人员、市场物业和业户三级责任制。逐步形成由基层市场所牵头整合街道、城管、公安、消防、物业等部门的多元化属地责任平台,建立农贸市场管理矛盾化解机制。对问题突出的农贸市场进行专项整治,依法查处无照经营、假冒伪劣、过期变质等违法行为。
二是抓宣传、营造创城氛围。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文明、诚信、节俭的理念,营造“创城为民 为民创城”的浓厚氛围。同时委托专业广告设计单位,到重点整治农贸市场点位,现场勘测、设计最优创城宣传方案。
三是抓试点、突显示范引领。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规范农贸市场广大商户自觉融入创城大局,从保持卫生、优化秩序、文明用语、文明习惯等基本行为开始点滴积累,积沙成丘。目前,营口市区两级市场监管局正在牵头打造2个农贸市场示范点,引领全市农贸市场整治工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