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江宇
为积极助推民营经济加快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老原新”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工作,市工信局聚焦政策引领,强化服务保障力度,不断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市工信局积极引导、主动上门提供服务,帮助企业谋划包装项目,为营口民营企业争取多项上级专项政策支持资金,营口中捷仕达隔板有限公司、营口世纪电子仪器有限公司两户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国家工信部专项支持资金400万元;为营口金铭建筑设备有限公司、辽宁希泰科技有限公司、营口阿部配线有限公司、营口昌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营口佳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16户企业争取辽宁省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支持资金6015.6万元,争取资金总额和项目数量均位列全省第4位。
市工信局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升级改造“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的三篇大文章政策。针对我市“老字号”企业改造升级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老字号”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提升“老字号”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智能化水平。
加快推动“原字号”原材料企业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重点推进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冶金企业节能改造,提升资源循环化、集约化利用,助力全省冶金、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的打造。
对于“新字号”企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补足企业科技创新短板,鼓励企业加大科研创新资源投入,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重点项目“四个一”精准帮扶体系,通过建立清单化管理机制,设置帮扶小组,细化帮扶流程,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建立专项帮扶机制,深入企业了解实际困难和问题、实地调查研究项目进展、协调相关部门为企业排忧解难,定期组织企业家座谈交流。建立营口市“老原新”三篇大文章项目库,推荐符合产业政策要求、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优质工业项目进入省级高质量发展项目库。截至目前,我市137个项目列入省级“老原新”三篇大文章重点项目,占全省“老原新”重点项目总数的9.86%;投资总额1903.8亿元,占全省“老原新”重点项目投资总额的18.73%,排名全省第一位;其中“老字号”项目83个,占全省“老字号”重点项目总数的9.86%,排名全省第三位;“原字号”项目35个,占全省“原字号”重点项目总数的14.11%,排名全省第一位;“新字号”项目19个,占全省“新字号”重点项目总数的6.42%,排名全省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