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搜索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行业信用 >行业信用
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系列报道之三 平台建设 提升对外开放新能级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4-22 11:33:21
专栏:行业信用

本报记者 刁雪峰 叶 梦


五年来,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立足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建平台、强载体,不断推动优势产业集聚,融合“区”“港”开放合力,推动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

总投资1.2亿元的辽宁傲翔进出口有限公司饲料及预拌粉加工项目位于营口综合保税区,目前项目已经完成投资7000多万元,预计今年8月生产。项目负责人表示,营口综保区的管家服务增强了他们的投资信心。据了解,粮食深加工项目是营口综合保税区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在园区内已经达到产业聚集常态。辽宁傲翔粮食加工项目所有环节得到了这里的大力支持。营口综合保税区安排了一对一项目管家,从项目落地开工到水、电、暖、气等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项目管家全程服务,积极有效解决了各类问题,企业能够顺利推进。

2019年5月,营口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后,先后开通以易捷跨境为运营主体的跨境电商保税备货业务、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同时,“中心监管仓”建成并投入使用,在为区内企业节约仓库建设成本的同时,节约通关时间30%以上。三年来,营口综合保税区发展成为目前国内开放层次最高、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便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

为打造对外开放引领区,加快我市对外开放的脚步,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强化开放平台建设,先后投资16亿元建设营口综保区、中央商务区、国际邮件(快件)中心等功能平台。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综保区管理局副局长吴雨阳说,强化平台建设,全力推动“陆港枢纽”建设,积极创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园区,谋划设立“外综服产业园区”,打造“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板块,推动综保区形成功能洼地。

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积极推动营口综保区优势产业集聚,围绕保税维修和维修再制造、食品化妆品保税分装、冷链物流、粮食深加工和跨境电商五大主导产业,引入优质企业。截至目前,累计注册企业425家。同时,融合“区”“港”开放合力,利用“组合港”建设模式,解决外贸集装箱航线不足、货物滞港时间较长等问题,丰富营口综保区口岸功能,提升我市对外开放能级,初步形成海港、空港、陆港、信息港多港联动,自贸区、开发区、园区、综保区多点支撑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综保区管理局局长胡兴宇表示,一方面推动主导产业发展,以“五大中心”建设和招引日韩等外资项目落地为主线,做好招商引资、政策配套、项目服务等各项工作。另一方面促进业态创新,利用“中心仓”账册互转功能,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进一步强化B2B出口业务,利用9710、9810等政策更大范围惠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