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常态长效抓好农贸市场管理,不断巩固提升我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老边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履行市场环境整治部门职责,突出问题导向,抓住关键重点,突出“四治”,全面提升我区农贸市场管理水平。
以“治精”为出发点,综合治理再提升。实行班子领导包保市场责任制,区局、分局、市场事务中心三级联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对中天农贸市场、欢心甸市场等重点农贸市场进行了“搬家式”大扫除、“拉网式”规范提升。采取“5+2”监管的方式,对重点场所和重要部位列出问题清单,开展“轮番式”检查,重点检查证照、卫生、索证索票、明码标价、占道经营、地面卫生、卫生间异味、物品摆放、市场内吸烟等问题。切实提升市场整体环境,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更放心。
以“治乱”为突破点,问题整改再强化。认真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标准,积极开展集贸市场内部空中缆线专项整治工作。对集贸市场内弱电线路凌空架设、私搭乱接、墙面管线杂乱、废弃线路清理不及时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市场缆线布置问题排查台账,坚持“建账、对账、销账”,做到整改形成闭环,防止整治问题出现反弹,对违规创城商户及时曝光并签订整改保证书。实现监管与处罚常态长效。以“治标”为切入点,基础设施再完善。坚持精准施策,积极引导市场开办方主动加大投入,加快经营场所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实现“硬件”达标;紧盯农贸市场及小餐饮店、小熟食店、小食品加工店,深入开展环境卫生和经营秩序整治专项行动,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挂账销号。截至目前,下发督查通报3期,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以“治本”为落脚点,监管与处罚机制再实化。建立健全农贸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加快“软件”提质,将攻坚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严格处罚与宣教引导相结合,充分借助智慧监管手段,有效防止顽疾问题反弹回潮。同时,制定《老边区农贸市场管理规范》《农贸市场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以标准化模式规范提升农贸市场精细化管理水平。在4个农贸市场设置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要求各市场管理方与市场内所有商户签订创城承诺书,进一步落实市场开办方创城企业和商户主体责任。对违规商户及时曝光并签订整改保证书。
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农贸市场创建示范点,让创城工作“有样板可看、有制度可学、有经验可鉴”;积极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着力发挥标杆带动作用,激励引导广大经营者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共同培育文明守法、诚实守信、公平交易、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