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营口市淘汰落后产能工业协调小组(市工信局)出台《营口市淘汰落后产能违法违规信息公开联合惩戒制度》(营淘汰组〔2019〕6号,以下简称《制度》)。《制度》是营口市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关于2017—2018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督导检查有关情况的通报》(工信部联产业〔2018〕225号)、《辽宁省贯彻落实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督导检查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辽淘汰组办发〔2018〕22号)、《营口市贯彻落实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督导检查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营淘汰组〔2018〕8号)要求,进一步做好对淘汰落后产能违法违规信息公开工作,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联合惩戒力度,加强信用约束,进一步推动落后产能依法依规应退尽退的工作文件。
《制度》提出,强化信息公开,相关部门定期在政府网站或部门网站公告执法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企业名单。包括在能耗方面定期公告不达标应限期整改的企业名单,以及经整改仍不达标、已依法关闭的企业名单;环保方面定期公告超标排放企业名单、超标排放情节严重的企业名单;质量方面定期公告不达标应限期整改的企业名单,以及经整改仍不达标、已依法关闭的企业名单;安全方面定期公布不达标应限期整改的企业名单,以及经整改仍不达标、已依法关闭的企业名单;国土方面定期公告违法违规企业名单;技术方面定期公开摸排出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落后生产设备数量及产能,及已经完成淘汰任务企业名单及设备清单、产能。
《制度》要求,大力实施联合惩戒和信用约束。一是实施信息通报零报告制度。相关部门定期(每季度末)向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报送违法违规企业名单,没有相关信息的实行零报告。节能、安监、质监等主管部门定期报送违法违规企业名单、未整改或经整改仍未达标已依法关停退出的企业名单、以及未按期完成落后产能退出企业名单;环保部门定期报送超标排放企业名单、超标排放情节严重的企业名单、以及未按期完成落后产能退出企业名单;国土部门定期报送违法违规企业名单。二是加强信用约束。各相关部门将违法违规企业作为监管对象,市相关部门将有关信息纳入市信用数据交换平台和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在“信用营口”和“信用辽宁”网站等平台公布,列入市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管理系统。三是实施联合惩戒。各相关部门将违法违规企业名单作为监管对象,实施联合惩戒,在土地供应、资金支持、税收管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债券发行、融资投信、政府采购等方面,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
(营口市工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