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铁英 刘 乐
用“今非昔比”一词形容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道多福社区这些年的变化,再贴切不过。
多福社区多年前是典型的弃管难治社区,下辖四个老旧小区,环境差、治安乱。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福社区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建立起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基层党支部为延伸、社区居民自治、社会单位共建的社区管理机制。
2013年8月30日,是多福社区居民最难忘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多福社区看望居民,与大家座谈。总书记指出,社区建设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道出了社区建设的要义,我们一定要落到实处。”街道社区、小区居民勠力同心,构建起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共享“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在多福小区内的汇福门上有一副回文联:“多福人人人福多,顺心事事事心顺。”
这是一位社区居民的手笔,也是如今多福社区生活的写照。
芳菲四月,草长莺飞。记者走进多福社区,蹲点调研,观讲信修睦,听笙磬同音,探寻多福社区从老旧弃管小区变身多福和谐之地的转变之路。
党建大院 群众感到党员就在身边
这些天,81岁的夏秀兰看着社区党员为她家的事忙前忙后,心里暖暖的。
不久前,夏秀兰家意外失火,社区党员干部纷纷赶来疏散群众、引导消防车。火灾过后,大伙儿又帮着老人清理现场。
看着失火后破碎的家,夏秀兰心里发愁。她的困难已经装在社区党员的心里,有党员把她接到家中暂住,社区党委抓紧张罗帮助她重建新家。
多福社区居民遇到困难,从来不会无解。因为多福社区居民身边有一张由基层党组织搭建的“民心网”。上面牵总线的是社区党委,中间搭线的是覆盖楼宇、依托群团组织的基层党支部,末端是社区居民中的党员骨干。“居民的事一般都是琐事,就像鞋里的沙子,不伤人但硌脚。跟身边党员聊一聊,党支部和社区党委都能帮着解决。”张文霞和丈夫尚阳分别作为治安防范党支部和退役军人梦之队党支部的书记体会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