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坚持“点线面”同步发力,“急难愁”一体推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开展。一系列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力解决,让人民群众见到新气象,更有获得感,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底色。
一、找准“落脚点”,办好群众“急事”
解决群众急难事。在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成立工作专班,由管理人员专岗值守,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事项。设置办不成事窗口,为群众办事提供兜底服务,帮助群众把“不好办”“很难办”的事项办成、办好。
解决群众急需事。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完成与住建部监管平台的数据对接工作,实现与已开通的公安、民政、社保等部门间数据共享和公积金业务网上实时查询办理,推进部门间、区域间一体化、智能化建设,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变“群众跑”为“数据跑”,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二、贯通“连接线”,解决群众“难事”
聚焦“贷款难”。为满足职工合理购房需求,自2023年2月1日起,职工家庭购买改善性自住住房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取消间隔满一年政策限制,充分发挥公积金住房制度保障作用。积极推行“住房公积金+商业银行”组合贷款新模式,发放组合贷款211笔,公积金贷款6754.5万元,配套商贷5232.57万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职工贷款额上限不足问题。
聚焦“办理难”。深入推进“网上办”、“掌上办”,单位使用住房公积金网上业务大厅“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汇缴、补缴、同城转移等共18项高频业务;离职退休、提前还款、对冲还贷协议签订或解约等十余项个人业务也可通过手机App一键办结,依托信息化手段,减少群众排队等候时间与跑腿次数,使群众办事更高效。
三、拓宽“服务面”,化解群众“愁事”
跨省通办排愁。聚焦普遍关切的异地办理事项,着力打造“跨省通办”线上专区,设置受理专窗,安排6名跨省通办专员通过全程网办、异地联办、代收代办等方式推动8项高频事项“网上办”,有效解决异地职工“多地跑”、“折返跑”的现实难题。
贴心服务化愁。每年定期开展公积金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系统操作、服务礼仪等方面学习培训,严格落实工作岗位规范、接待礼仪规范、廉洁自律规范、窗口工作标准等服务制度,实行挂牌上岗、服务承诺、责任追究等服务要求,开展延时、预约、上门等特色服务,提升窗口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