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丹东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以便民服务为重点,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手段,通过优化“数据流”再造“业务流”,促进信息化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发展的公积金服务新模式,推动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线上办理“云跑腿”。一是锚定“网上办”“掌上办”,让业务办理驶入“快车道”。目前,中心充分利用政务服务平台、单位网上营业厅、手机公积金App、辽事通等智慧渠道,实现了38项业务全程在线办理。今年以来,手机公积金App已累计受理提取业务1376件,使缴存职工足不出户便可享受掌上服务。二是上线开发商网上营业厅,部分期房办理公积金贷款实现数字化提速。开发商网上营业厅启用后,借款申请人在售楼处即可提交个人及房屋信息进入公积金正式初审程序,缩短贷款初审时间,进一步提高贷款办结效率。三是实现电子档案智能存储,推进档案数字化管理。第三期加工的约170万页公积金业务档案于1月31日验收竣工,并与电子档案系统挂接,至此,公积金业务档案数字化加工已全部完成。电子档案在档案阅用时无需再线下调取纸制档案,只要经过在线授权便可随时查阅、调取和复用,方便对档案进行存储、留痕,解决纸质档案流转繁琐、查阅不方便等缺陷,为缴存职工办理公积金业务提供便利。
坚持数字赋能,推动线下服务“智能化”。一是立足“跨省通办”,提升跨地域智慧服务能力。聚焦普遍关切的异地办理事项“两地跑”,打通业务链条和数据共享堵点,搭建跨省沟通渠道,推进业务办理“全程网办”信息互通、“代收代办”一窗受理、“两地联办”资料直达,推动13项高频办理事项见实效,以“数据跑”代替缴存职工“两头跑”“折返跑”。二是深化区域合作及数据共享,联网推进业务通办。目前,中心已实现与市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民政、住建部监管平台、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和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多部门联网,依托政务和业务数据共享,在公积金业务办理过程中实时对所办理的业务进行核验并形成电子营业执照、不动产信息、房屋评估等电子核验报告,加快实现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三是丰富自助服务渠道,提升便民服务能力。在中心一楼大厅建设智能化自助服务厅,引入自助服务设备和智能机器人。缴存单位和职工可以通过自助服务机查询、办理、打印公积金相关业务,亦可通过人机对话,“唤醒”系统内部知识库,实现公积金业务查询与咨询功能,为缴存职工提供全面、高效、快捷的信息交互。
下一步,丹东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将继续发展线上线下一体的智慧公积金服务模式,推动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真正便民、利民,切实增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