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搜索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信用动态 >全省动态
聚焦监督靶向 严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4-26 14:59:37
专栏:全省动态

——全省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场会侧记

 

“我们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利益,将监督的探头照到群众身边每个角落。”4月24日,一支由省纪委监委领导班子率队,14个市、100个县(市、区)纪委监委书记(主任)等组成的队伍,分成4个小组,前往沈阳、本溪,学习考察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实战经验。
  今年省纪委监委按照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的部署,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重点。办好基层群众的事,解决办法更要接“地气”,更要从基层吸取营养,从基层汇聚起力量,畅通监督渠道,打通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为什么做、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摆在了各级纪委监委的面前。
  这是一次互相启发、互相交流、互相借鉴的学习过程。
  这更是一次上下联动、全面配合、多方合作,共同破解“基层监督难”的实践探索。

  构建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

  “纪委的工作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以前执纪独大、监督滞后、问责不足,监督是短板。如何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4月24日下午,参加全省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场会的纪检监察干部在沈阳市辽中区杨士岗镇政府刚刚浏览完挂在走廊里的公示栏和展板,就围着镇党委书记刘梦霄等人一连串地提问。“出发点是强监督,在思路上求转变,在理念上求创新,创新监督方式,主动监督、自觉监督。”刘梦霄回答。
  沈阳在正风肃纪工作中探索出一条成熟经验。通过在市直部门、区(县)直部门、乡镇(街道)以及市属企业设立401个正风肃纪监督组,在1587个村、933个社区选聘了4000多名正风肃纪监督员,构建起了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立体式监督体系。刘梦霄说,正风肃纪工作为群众利益立上“守护神”,也为党员干部送上了“护身符”。
  目前在辽中区,有236名正风肃纪监督员每天奔走于全区的163个行政村、23个涉农社区和18个城镇社区。艾月是其中的一位。
  “有一天,我到一低保户家里走访,看到他家的屋里摆一溜高档家具,还是欧式的,墙上挂着全家出国旅游的照片,我咋琢磨这也不像低保户呀,就把这事和镇上正风肃纪监督组说了。监督组当天就去核实,发现这户人家远不符合低保条件,追责了3名相关领导干部。”艾月向大家讲述起正风肃纪的故事。
  “正风肃纪监督员来自百姓,回到百姓中间,他们架起了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也畅通了组织和群众相结合的监督渠道。”辽中区委书记李晓航说。
  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敏说,乡镇基层人员少,监督力量薄弱,业务能力不均衡,这一矛盾一直困扰着她,杨士岗镇的做法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在和平区浑河站西街道的走廊墙上,“晒”的是2016年以来的一笔笔“民生账”。办公桌上,有两个笔记本,一本是惠民直接受益人名册,一本是正风肃纪监督员走访名册。参观人员仔细翻阅,纷纷点赞: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和平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何增春介绍,正风肃纪是平台,是载体。让党员干部明白我们不只是动刀子,也是要量尺子的,让大家习惯于在受监督约束的环境下工作,群众切实感受到干部作风在转变。
  带着辽中区泥土的芬芳,纪检监察干部们忙着去下一个参观现场,路上,大家分享了沈北新区的正风肃纪“鲜货”。经过9个月的实践,正风肃纪监督员在沈北新区发挥了“探头”作用,全区的信访批次同比下降43.34%,信访人次下降37.8%。正风肃纪变上访为下访,纾解了社会矛盾。

  握指成拳形成基层反腐败强大合力

  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公共服务中心院内,18张红色展板依次排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强化监督执纪给小市镇社会风气带来的新变化。
  在现场,三三两两的村民也在展板前驻足观看,他们不时地与前来参加现场会的纪检监察干部交流着。群众张洪亮说,过去遇到啥事,得到县里反映,现在不一样了,镇里都能就地解决。前些日子,城沟村里20公顷砍伐基地对外承包,得征求村民意见,纪检监察员谢志元召集党员和村民开会,按村里规定办,大家没有不满意的。
  为解决基层纪检监察力量薄弱的突出问题,本溪市率先在全省实现县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监督全覆盖,整合县级派驻机构力量,推进派驻机构改革,一方面填补了过去县直部门没有派驻机构也没有纪检组导致的监督空白; 另一方面,将派驻纪检组与派出纪工委深度融合,并在村和社区设立纪检监察监督员,盘活存量、握指成拳,形成基层反腐败强大合力。
  “我们在机制、制度上大胆创新,实现了监察全覆盖。”本溪满族自治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曹强介绍,县纪委监委设立6个纪检监察组(纪工委),对全县72家县一级党和国家机关、12个乡镇(街道)、98个行政村及37个社区共计19230名党员及行使公权力人员,实现了综合派驻监督全覆盖。
  付振伟是第一纪检监察组组长(纪工委书记),他所在组负责监督15家单位,其中包括县直局7家、县委部门6家和乡镇2家。“改革前,每个乡镇专职纪委书记1人,改革后,专职监督人员增加至8人,可调动的监督力量增加到了18人。整合力量,发挥协调作用,大大提升了监督能力。”他介绍,去年12月,他收到一条有关县农发局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的问题线索,他将第一纪检监察组分成8组,仅用3天时间就入户核实1798名村民,确定了361人未参加培训。
  “开阔了视野,创新了思路。”岫岩满族自治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周辉在听到本溪县派驻纪检组的经验介绍后,眼前一亮,“设立县派驻纪检组和监督员,让他们成为驻在村里‘不走的巡视组’,给我提供了工作思路。”
  “有了派驻纪检组的支持,我们镇纪委开展工作更有底气了。”小市镇纪委书记张令友说。去年以来,发挥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的作用,约谈非党员干部9次。同时,在派驻纪检组的调配下,协同办案,填补了乡镇纪委办案移送司法机关的空白。
  参观学习的纪检监察干部听得意犹未尽。建昌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吴宝川深有感触地说,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发生在哪里,纪委监委的“探照灯”就应该架设在哪里。沈阳市和本溪市的做法为其他市县纪委监委打了样儿。
  纪检监察干部纷纷表示,省纪委监委这次直接把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场会开到了乡镇街道,这让基层纪委监委真切地感受到了省委创新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决心和韧劲,既深受启发又备受鼓舞,一定把好的经验带回去,结合本地区实际,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坚决打赢基层全面从严治党攻坚战,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本报记者/王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