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搜索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信用动态 >全市动态
扬海蜇美名 传营口之声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9-13 10:14:00
专栏:全市动态

中央、省及我市媒体积极报道营口海蜇节盛况

  本报讯9月7日,2018中国·营口海蜇节盛大启幕,这是国内首个以海蜇为主题的大型节日活动,不仅吸引了全国近百家优秀渔业暨农副产品、旅游产品企业参展,新华社、人民网、经济日报、中国产经新闻、网易、新浪等全国20多家媒体和网络平台也聚焦“营口海蜇”,以直播、快讯、长消息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展示“营口海蜇”的前世今生。

  《人民网》在报道中说,品牌战略让营口海蜇走向新里程。2011年起,“营口海蜇”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是“辽宁省十大渔业品牌”之一。鲅鱼圈区获批省级海蜇出口示范区和国家级出口海蜇质量安全示范区,并通过了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审。

  《经济日报》撰文指出,营口人加工海蜇历史悠久,伴随着改革开放历程,营口成为全国重要的海蜇生产和出口基地。从上世纪80年代起,营口人从传统渔民生产逐渐变为公司介入、村镇联合、国内外企业联合,把营口的海蜇产品销售到全国以及全世界。

  营口新闻传媒中心各部门提早动手,做好宣传策划。外宣部计划在辽宁电视台北方频道直通市县区周末版发一期20分钟的专题。9月1日他们就开始了海蜇节报道准备工作。专题节目策划了四篇有关海蜇节的内容,节目将在9月15日晚播出。海蜇节开幕当天,《辽宁新闻》播发外宣部采制的报道《营口海蜇节开幕》。

  新闻中心时事新闻部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并重,在做好动态时政消息报道的同时,还组织多路记者采制了新闻特写《营口引领海蜇加工 主导全球市场》、《以匠心求创新 营口海蜇加工花样多》,对我市重点海蜇生产养殖加工企业、市民群众进行了现场采访,从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海蜇吃法、海蜇加工工艺,到我市海蜇产业的发展基础、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和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现场效果。

  平面媒体中心《营口日报》视觉部在“看营口”专栏,利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著名摄影家李奇鲁的作品《首届营口海蜇节来啦》,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感染读者。专刊部近期将推出专版,以营口“海蜇渔场”到“海蜇工厂”,再到“海蜇市场”、“海蜇牧场”,今天更用海蜇节打造全球“海蜇磁场”的历史变迁,讲述营口的海蜇产业链逐渐拉长,领跑国际同行的故事。

  民生新闻部《滨城报道》采访几十位市民,大家普遍对海蜇节评价很高,对营口海蜇的宣传推广高度认同。一些学者认为,这和营口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营口有礼从我做起”活动相辅相成,既是推广营口、宣传营口的靓丽名片,还是能给营口百姓生活带来新经济增长点的好品牌,更能激发营口人爱家乡、建家乡的空前热情。

  新媒体中心各部门从“海蜇节”活动前就开始全方位、多角度陆续展开相关报道,直至“海蜇节”结束,新媒体编辑部在《营口发布》《营口新闻》公众号上共刊发原创图文消息五篇。9月7日进行一场《营口海蜇相约世界》现场云直播,第一时间向世界展现营口海蜇节风采。

  截至9月9日,营口新闻网发布关于“海蛰节”文档共有10篇,以图文的形式展示了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海蜇产业发展所做出的努力。通过海蜇节的宣传报道,更多的受众了解了海蜇文化,让世界海蜇汇聚营口、营口海蜇走向世界。欣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