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牌一年来,新增注册企业3189户,注册资本金合计
1211.63亿元
本报讯 记者高汉雷 张继驰报道 上海等地先进经验落地102项;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工作任务落地96项; 形成创新典型案例30项,其中5项全国首创——这是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交出的周岁答卷。
自去年4月10日揭牌至今,营口片区新增注册企业3189户,注册资本金合计1211.63亿元,新型业态不断涌现,自贸试验区已经成为推动营口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营口片区是在营口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上建设的。
去年12月,营口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自贸区、综保区、高新区叠加于同一区域,开放层次更高、优惠政策更多、功能更齐全、手续更简便。
用有效的“管”保障有力的“放”。营口片区转思路、简流程,转作风、提效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国首张“46证合一”营业执照在营口片区发出,并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而“16+X”集成化监管执法是营口片区的又一创举,新组建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机构集中行使工商、质监、环保等16个部门的相关行政职权,消弭了部门分割、多头检查、多头执法等困扰企业、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和堵点。同时,在营口片区,国地税实行“一窗通办”新模式,实现一站受理的集成服务,一般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的全链条总时限控制在15天,比之前节省3个月时间。
制度红利营造出更优的营商环境,也带来显著的业绩:投资9.64亿元建设的营口片区中央商贸区CBD 仅用108天封顶,272天便投入使用;辽宁忠旺、桔子分期等一大批项目分别入驻专属功能区,华海国际物流大厦等一批“飞地项目”提早建设。一系列高质量项目的引入为营口振兴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