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袖砚 仲属宁 于海洋
正视“痛点”、疏通“堵点”、解决“难点”……我市在营商环境建设中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出了“46证合一”“不见面审批”“妈妈式服务”等一系列改革创新的举措,使办事更便捷、服务更温情、企业更满意。
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 办理证照的时间大大缩短
3月27日,营口市发布了一个新消息:将在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和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这是我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的又一新举措。
“针对省政府批准的94项行政许可事项,根据不同情况,我市将分五类进行改革。第一类是取消行政审批,在限定范围内允许市场自主决策。第二类是审批改备案。第三类是实行告知承诺制。第四类是提高审批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第五类是对涉及公共安全等特定活动,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市编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科科长高松对政策进行了解读。
“证照分离”一系列改革措施施行后,有效破解了“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同时使办理证照的时间大大缩短。
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是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他们首创了“46证合一”制度和“16+X”集中监管执法模式,“证照分离“的新模式又为他们打造高效政务环境增加了助推剂。
辽宁自贸区管委会行政审批局局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闫雪莉说,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外,还采取不同措施将能分离的许可证都分离出去,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办证难的问题,使企业进入市场更加快速、便捷、高效。
不断被刷新的“营口速度”
效率就是生命,是营商环境的关键要素。营口市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决心始终坚定。近年来,每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市委、市政府都要召开全市干部大会,部署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副局长邓晓杰说,今年我市把营商环境建设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做好顶层设计,并出台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确定营商环境建设的目标和措施,从解决百姓和企业的难点痛点,做四大方面工作,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把改革推向离百姓最近的地方,把人民的需求作为改革的方向。
对标国际标准,用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我市通过推行“多证合一”改革、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探索“多规合一”改革等10项举措,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通过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严格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落实各项减费降费政策、严格社会组织中介机构收费管理等8项举措,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通过进一步放宽社会服务业市场准入、降低民营经济市场准入门槛、放开体育赛事管理限制、落实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政策等6项举措,为激发有效投资拓展空间;通过建立改革的第三方评估机制、推行行政许可标准化管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推行“3550”证照办理流程改革、“不见面”审批等13项举措,为公平营商创造条件。
全球化的清洁能源跨国公司汉能控股集团投资的营口移动能源产业园一期项目,从达成意向到开工仅用了70天。营口辽河铝材有限公司在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注册新公司的过程,见证了不断被刷新的“营口速度”。
营口辽河铝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林告诉记者:“就在前几天,我们在自贸区注册了一个公司,即营口精致铝业有限公司,我们这个公司征用土地将近5万平,在办理工程注册的时候仅仅用了1天就完成了所有的手续,这样的速度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据了解,目前,我市初步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注册登记”一窗受理、一窗办结。市行政审批局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从原来的1782件减少到1443件,审批流程从原来的953个减少到650个,行政审批项目平均整体效率提速50%。去年下半年,我市再次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分两批调整行政职权事项190项,其中取消事项占比为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