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搜索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信用动态 >全市动态
用诚信服务打造“金融港城”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1-24 15:08:00
专栏:全市动态

本报记者

回顾历史才能展望未来。审读营口,离不开记忆与叙述。

百年港城营口位于渤海辽东湾畔,营口傍海而居,依河而生,因港而兴,地缘价值决定历史价值。1861年,营口对外开埠,成为东北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

历史上,营口就是一座与金融有着不解之缘的城市。在中国近代史上,营口商贸繁盛,金融业活跃兴盛,对外贸易额曾占全国总量的1/10,被誉为“东方贸易良港”和“关外上海”。辽河老街现存的银号建筑旧址东记银号、公益银号等炉银业曾赫赫有名,当年各地不统一流通的银子在这里被铸成纯度为99.2%的银锭,统一流通,使这里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金融中心。改革开放初期,营口得风气之先,港口一片繁忙景象,从全国各地来的“服装小贩”让上个世纪80年代的营口各种“潮牌”应有尽有,城市经济产业生态更加繁荣。

新一轮东北振兴,营口金融业发展驶入快车道。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在宏观环境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不利形势下,2017年,营口引进金融机构5家,新增社会融资总量超500亿元,金辰机械主板上市,成为2017年我省首个在主板上市的企业。目前,营口已经汇聚银行、证券、保险、小额贷款、基金、投资管理等形态的金融机构近100家,数量仅次于沈阳、大连,居全省第三。

繁荣的背后是金融“资金集聚”的力量,这标志着新时代的港城营口不仅能聚来“船”,也能聚来“钱”。立足新时代,营口用诚信服务迎接天下营商,汇聚资本财富,踏上了打造新时代“金融港城”的征程。

资金的集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形成的过程……

诚则信,信则远。信用,是营口最值得投资者信任的金字招牌。营口信用综合指数

位居全国第19位,辽宁省第一位。“树要成林、人要成才、债要还清”,传遍大江南北的营口“诚信林”故事告诉人们,诚信是营口城市的标识,营口是中国的诚信高地。诚信在营口不仅是精神文化,更是社会生态。

在营口,诚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诚信鼎、诚信墙、诚信文化走廊、《诚信人家》微电影……诚信元素融入了整个城市。一大批在全国叫得响的诚信道德模范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楷模。这得益于市民的良好素质及教育普及,但也与制度的建设不无关系。营口“诚信红黑榜”制度形成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联动监管机制,以制度力量培养诚信文化,打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和尊重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在这里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城市的道德自觉和制度规范。市委宣传部党教科科长王建军介绍:“通过十多年的实践,道德信贷金卡工程已经成为我市诚信建设的重要品牌,截至目前,我市已发放道德金卡1.1万多户,累计贷款10亿多元,通过道德信贷金卡工程,让好人品成了‘真金白银’,也让诚信更有力量。”

“信用有价”的实践在更多场景落地……诚信公正、服务高效,加速了营口资金集聚的效率,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目光盯住营口。原计划到外省扩建的忠旺集团将140亿元的项目继续投向营口,投资100亿元的环渤海大数据产业园没有落户南方却来到营口,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可口可乐、无限极、新东北电气、阿里巴巴、中海沥青、沈鼓集团等各类市场主体用资本投票,给营口的营商环境一个令人惊喜的评价。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脉。近年来,营口市开展“金融服务专项行动”,努力打造诚信营商环境,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我市经济发展的八项举措,包括:吸引银行业金融机构入驻;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开发创新型产品;启动全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及专项整治非法集资风险工作;加强股权引导基金对拟上市企业的培育支持;搭建政银企桥梁与对接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融资困难企业的支持;引入或成立新型金融机构;鼓励政府引导基金发挥支持本地企业作用等,全面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使营口金融创新的澎湃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去年,仅站前区就有各类金融机构达78家。2016年,我市贷款新增233.1亿元,全省排名第二;2017年,全市新增贷款242.3亿元,全省排名第四。

将无形的诚信文化打造成“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营口名片,营口从未停止努力。

《诚信经济学》中有个观点“诚信是可以创造财富的珍贵资产”。的确,信用是营口宝贵的无形资产,是营口优良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数十年如一日的诚信建设,营口财富管理“高地”日益凸显,财富管理“要素”更加富集。诚信营口,更聚营商。我们期待,营口用金融的力量,构建与实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高度融合的生态平台;用开放和诚信的城市气质,撬动更多的投资,书写生产力调整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大文章,给出陆海联通、资金融通“金融港城”的营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