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搜索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信用动态 >全市动态
我市加大非煤矿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来源:
发布日期:2018-11-19 10:47:01
专栏:全市动态

目前,营口地区共有非煤矿山企业212家,其中露天矿山企业112家,地下矿山企业54家,尾矿库企业42家,其余为采掘勘探企业。营口市坚持抓非煤矿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放松,遏制了非煤矿山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双重预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一、提前着手,建立双重预防机制。为有效防范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营口市针对全市非煤矿山企业多、分布广,监管难度大的实际,把加强非煤矿山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作为防范和遏制非煤矿山生产事故的重要抓手,超前筹划、加紧推进,建立了全市非煤矿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通过建设双重预防机制,把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上“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抓准找实,并前移安全监管关口、全链条分析研判事故风险,把双重预防机制向每座矿山、每个企业延伸,标本兼治、双管齐下,严密防范风险隐患演变成事故。 

二、先行先试,摸索推广先进经验。营口市先期在营口陈家堡子矿业有限公司和大石桥市金海矿业有限公司2家企业开展了非煤矿山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先行试点工作,并取得了成熟的工作经验。10月26日营口市组织全市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人员和企业负责人200余人召开非煤矿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示范推进会议,推广2家企业的试点经验,要求各个企业认真学习借鉴经验成果,并结合本企业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精准防控,把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三、目标引领,全面提升本质安全。营口市提出要在2019年11月底前,在科学评定各非煤矿山企业安全风险等级的基础上,绘制完成非煤矿山“红橙黄蓝”风险等级电子分布图,初步形成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同时,要求非煤矿山企业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录入系统、建立台帐,加强自检自查,切实提升非煤矿山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到2020年11月底,基本实现全市非煤矿山领域“事故风险清晰可控、隐患排查治理到位、应急救援科学有序、防控体系运行有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