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聚焦优势资源,不断完善“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通过政策扶持、精准服务,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稳固行业领先地位,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稳定发展。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在实体经济中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而“小巨人”企业则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相比于普通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技术能力更强,在产业发展中具有更突出的带头作用。
日前,省工信厅公布2022年度辽宁省“专精特新”梯度培育企业名单,我市有51家企业和42项产品(技术)获评省级“专精特新”称号,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三。目前,我市累计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户,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4户,省级“专精特新”产品81项。
近年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宣传“专精特新”政策,构建梯度培育体系,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同时,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实施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改造,积极创建智能工厂和绿色工厂。目前,我市有34家“专精特新”企业创建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各自领域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通过创新驱动加快自身转型升级,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市在规上工业企业和重点规下企业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帮助企业了解“专精特新”政策、用好政策,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去年,市工信局帮助营口中捷仕达隔板有限公司和营口世纪电子仪器有限公司争取国家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央专项资金400万元,为营口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营口菱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40户“专精特新”企业兑现政策奖励资金400万元。
为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市金融部门多次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提升融资服务质量。去年,“小巨人”企业——营口风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目前,我市已有2家“专精特新”企业上市。
我市还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精准、优质、高效的专属服务,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目前,我市有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家,省级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家,对“专精特新”申报企业进行全过程跟踪服务,组织“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大型展会,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机遇。对制约“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及时建立问题台账,通过召开协调会、现场办公、巡查督办等措施,协调解决。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协调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我市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